-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外治法之一:脐疗
定义
脐疗亦叫脐中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是指将药物作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熨、拔罐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换言之,脐疗是以脐(神阙穴)作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神阙穴
神阙穴即肚脐,是结构最特殊,定位最明确的腧穴。神阙穴位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同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
祖国医学认为,神阙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
经络学说认为,脐通五脏六腑,联络与全身经脉
气功理论认为,脐下(当指脐之深部)为下丹田之所在。
现代医学则证明,脐为腹壁最后关闭和最薄处,最有利于药物渗透与吸收。
口服药—经消化道后,部分有效成分往往被破坏。
注射给药—给患者带来痛苦,也有许多不便之处。
脐疗是一种新的、较理想的给药途径,
脐疗的作用机理
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
药物吸收后的直接作用
两者的综合作用
一、穴位作用
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
历代针灸文献认为,刺激神阙穴能对全身起调整作用,从而治疗全身疾病。如《医宗金鉴》言神阙穴能“主治百病”
现代医学观点,刺激神阙穴可能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调整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善各器官的功能活动,促使其恢复正常。例如有报道认为:隔盐壮灸神阙穴,确能增强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提高小鼠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水平,并认为灸神阙穴之所以能够起到抗病以强身保健作用,其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NK细胞活性实现的。
二、药物作用
脐联系与全身经脉,药物经脐部皮肤吸收后,可循经络贯穿全身,直达病所而起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药物完全可以从皮肤吸收。不同体表部位的皮肤结构有一定差异,以致药物吸收程度也不一样。脐部皮肤特点最有利于药物吸收。因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最易穿透弥漫,并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故渗透能力最强。
三、综合作用
一般情况下,内服某药能治某病,用某药敷脐同样治某病。如,内服芒硝可治便秘,用芒硝敷脐也能治疗便秘。
有时也有例外,如:用葱白敷脐可治便秘,但葱白内服却不能治疗便秘。
脐疗的常用方法
脐疗的方法很多,古今的名称很多,分类也很不一致,我们认为大体可以分以下几种方式:
一、贴敷脐部法
指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如散、膏等)外敷于脐部的方法,是脐疗的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又简称为贴脐法。
二、灸疗脐部法
在脐部运用灸疗的方法,称为灸疗脐部法,简称灸疗法。灸脐疗法又可分为以下数法:
1、悬起灸
2、隔物灸:隔盐灸、隔姜灸、隔附子饼灸
其它还有蒸脐灸、熨灸、日光灸、温灸器灸等。
三、拔罐脐部法
是在脐部拔火罐的方法,因拔罐古称角法,故拔罐脐部法又称为角脐法。角脐法时通过罐内负压,使被拔的脐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角脐法可用于治疗荨麻疹、哮喘、胃痛、腹痛、腹泻等病症。
注意事项:脐部拔罐时间不宜过长,脐部皮肤松弛者慎用此法。
四、按摩脐部法
是运用推拿手法刺激脐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1、揉脐法
2、摩脐法
3、按脐法
按摩脐部方法简便可行,可让患者自己进行按摩。
五、意守脐部法
意守脐部法是一种气功锻炼法,又称为养脐法或练脐法。
六、针刺脐部法
历代医家一直把脐之神阙穴列为禁针穴,现在临床上多采用脐旁穴位(气海、天枢等)透刺神阙穴。
脐疗的功用及适应症
1、回阳苏厥,熄风固脱
2、健脾和胃,升清降浊
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4、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5、通经活络,理气和血
6、敛汗安神,固精止带
7、扶正祛邪,养生延年
脐疗的注意事项
1、一般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以方便取穴、用药和治疗。
2、脐孔内常有污垢,应用脐疗时一般应先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
3、一般情况下宜辨证用药方能提高疗效。
4、脐部皮肤娇嫩,在用有较强刺激的药物时,或隔药灸脐法壮数较多时,宜先在脐部涂一层凡士林后再用药或治疗,可避免脐部皮肤起泡,在给小儿用药时尤应注意这一点。
5、由于脐部吸收药物较快,故用药开始几天内,个别患者(尤其用走窜或寒凉药物时)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感,一般过几天会自行消失。
6、慢性疾病和预防保健应用脐疗药物时,宜采取间断用药的方法,如二次换药之间宜间隔数小时或1天,每个疗程间可休息3-5天。一般不应长期连续使用,以免引起脐部过敏反应。
7、孕妇慎用脐疗,有堕胎或毒副作用的药物更当慎用或禁用。
一些常见病的脐疗方法
小儿高热
方:葱白200g、石膏粉30g
制法:用葱白去根洗净捣烂成泥,加入石膏和匀。
用法:外敷神阙穴,上盖消毒纱布,每日2次。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