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13-
《危重病医学》课程
(适用于临床本科急诊医学专业)
教
学
大
纲
《危重病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危重症医学
代码:1031723
属性:理论课
性质:必修课
类型:专业方向课
学时:总69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见习24学时、PBL9学时
适合专业:临床医学本科(急诊)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共69学时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危重症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科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以危重症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结合为基础,以应用现代化的监测及干预性技术为方法,对危重症病人进行更全面的研究,通过对危重症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而最终提高危重症病人生存率为目的的医学专业学科。危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为危及生命的危重症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普及有关知识和提高救治水平,培养危重症急救医学专业人才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向21世纪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课堂讲授、临床见习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讲授
①对“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讲深、讲透,学生应深入领会其基本知识或基本理论,以便运用于临床实践。
②对“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重点讲解,学生应在全面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③对“了解”的内容,教师可做概括性讲解,使学生有一般的认识。
(2)临床见习
固定专人带教,要有带教实施方案。教师要结合具体病例讲解示教。采取提问、讨论和学生亲自操作、练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诊断思维能力。更多地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如PBL、CBL等)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信息管理、沟通交流能力。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problem-basedlearning)”的教学方法,是以病历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向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CBL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为,由教师提出典型病例并进行解剖分析,而后组织学生围绕病例和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成绩评定方法: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二、教学目标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医学奉献精神。
2、培养学生浓厚的医学兴趣和上进心
3、培养学生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二)知识结构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以下知识:
了解危重病医学的概念,我国危重病医学的历史、现状及危重病医学的规范化建设。
掌握早期发现危及患者生命体征的早期信号及症状,掌握急危重症患者评估的一般原则。
熟悉危重患者转运风险评估方法及转运流程。
掌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
掌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临床特征和治疗原则,熟悉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
掌握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分类和治疗原则。掌握休克的诊断,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和发病机制,了解休克的病因分类和临床监测。
7、掌握常见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掌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熟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熟悉急性呼吸衰竭的分类、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的新策略。
8、掌握急性肾衰竭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诊断。熟悉急性肾衰竭的病因、非替代治疗和替代治疗。了解急性肾衰竭的病理生理和急性肾衰竭的代谢支持。
9、熟悉急性胃肠损伤分级标准及处理原则,掌握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评估及诊治,熟悉腹腔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识别及处理。
10、掌握氧疗的目的,掌握机械通气的病理生理目的、临床目标、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了解氧疗的装置、方法和副作用,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呼吸机基本参数的设置。
11、掌握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掌握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监测指标和临床应用。了解肺动脉漂浮导管的置管方法、心排出量测定的原理,氧代谢的基本概念及临床应用。
12、掌握血液滤过的基本原理、适应证和并发症。熟悉血液滤过的特点和临床实施。了解血液透析和血浆交换的基本原理、适应证、并发症和临床实施。
13、熟悉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策略与方法,熟悉肠内和肠外营养在危重患者的应用。了解营养药理学在危重患者的应用,了解营养支持在特殊危重患者的应用。
14、熟悉水钠、钾、钙、镁、磷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熟悉各型单纯性酸碱紊乱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了解混合性酸碱紊乱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15、掌握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