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陕西省延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
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通过举荐、自荐、应招、派遣等多种方式招揽人才,并对这些人量才而用,委以重任。而东方六国同姓贵族在政治上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表明()
A.选贤举能是秦实现国家统一的根源 B.六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更缓和
C.东方六国无意变法违背了历史潮流 D.秦国社会转型的基础更为坚实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上,按照职能分工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权力体系;而贵族政治则是按照血缘世袭统治。秦国在官员任命上相较于东方六国来说,在政治上对传统血缘贵族的依赖性更低,官吏来源广泛、多元,由君主任命,这表明秦国的官僚政治相较于东方六国来说更加成熟,即社会转型的基础更为坚实,D项正确;广纳人才是秦国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保障,但秦国实现统一的根源是紧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潮流,并逐渐完成社会经济、政治的制度改革,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秦国与六国统治集团的构成存在差异,与其内部矛盾的缓和无关,排除B项;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均有一些变法活动,排除C项。故选D项。
2.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林七贤多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们认为名教与自然二者对立,因而崇尚自然,批判名教。他们在行为实践中也故意藐视理法,惊世骇俗。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助推自我意识觉醒 B.社会局势动荡衍生思想变化
C.士族垄断教育影响文化发展 D.三教合一促进儒家思想发展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魏晋南北时期(中国)。据题干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替频繁,伦理纲常遭到冲击,不稳定的社会局势使部分士人藐视礼法,批判儒教,催生了崇尚自然、批判名教的玄学,B项正确;经济因素虽然是魏晋玄学产生的重要诱因,但当时动荡混乱的政治环境对玄学出现的影响更深刻、更直接,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在文化教育方面处于垄断地位,但这与竹林七贤藐视礼法、批判儒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南北朝时期“三教合一”的趋势开始出现,至隋唐时期逐渐形成,材料中竹林七贤强调的是批判名教、崇尚玄学,不涉及佛教思想,“三教合一”无从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
3.“脚钱”是指官方水陆运输所产生的费用,其中运输赋税钱物是核心内容。下表反映的是唐朝后期江南至关中/关东运输脚价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唐朝()
时间
地域
运物
方式
容量(斗)
价格(文)
宝应二年(763年)
江淮至渭桥(长安近郊)
米
水运
1
70
广德二年(764年)
扬州至河阴(古汴河口)
米
水运
1
120
贞元二年(786年)
江南至京师
米
水运
1
200~300
咸通七年(867年)
江南至京师
米
水运
1
700
A.国家统治危机的日益加剧 B.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
C.水运是货物运输主要方式 D.赋役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官方水陆运输所产生的费用”可知,从宝应二年到咸通七年,脚钱从70文逐渐上涨到700文,涨幅巨大,这意味着运输成本的急剧增加,而高昂的运输成本可能加重民众负担,引发社会不满,进而加剧国家统治的危机,A项正确;材料没有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无法得出此结论,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其他的运输方式,仅从表格中的数据无法得出此结论,排除C项;赋役制度的改革通常涉及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因素,需要更全面的分析和论证,材料反映了赋税运输成本的增加,不能直接推断出赋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排除D项。故选A项。
4.宋朝,许多农民利用农闲走出家门到附近、甚至外地从事手工业生产。一些农民或在本村及附近草市镇开店设摊从事小商小贩经营,或从事短途的贩运商业,或货担经营。这些现象()
A.有利于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化
B.反映了商业资本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贵州省黔东南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教学检测(二)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