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试题汇编】2025年1月高二诗歌鉴赏(全国各地期末考试)
【1】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洞庭青草湖①
黄庭坚
乙丑越洞庭,丙寅渡青草。
似为神所怜,雪上日杲杲②。
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
忆昔上岳阳,一饭③从人讨。
行矣勿迟留,蕉林追獦獠④。
【注】①此诗写于黄庭坚贬官之后。②杲杲:明亮貌。③一饭:一餐饭。唐·杜甫《解闷》:“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也以之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④獦獠,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用“乙丑”“丙寅”这二个相邻的日子,突出行程之紧迫快速。
B.第二句说一路上白雪漫漫但冬阳和暖,表面上是写神明垂怜,实际上是诗人自怜。
C.第三句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十分贫穷,但境况要比杜甫好,因此由衷感到高兴。
D.本诗与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都运用了典故,体现了作者善用典故的创作风格。
16.黄庭坚写诗主张“平淡而山高水深”,这一主张在尾联如何体现?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2】吉林省松原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关山月①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①宋孝宗在隆兴元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诗人作此诗时,已近十五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一、二句中“和戎诏下”总领全文,与下文的诸种场景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和戎”作为线索贯穿全诗,批判所指,十分明确。
B.全诗可分为三个场景,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在鲜明的对比中达到深刻揭露和猛烈抨击统治者的效果。
C.诗歌三、四句中“沉沉”既可指豪门深邃,也可指人沉醉得很深,和“按”一样都是通过对人物的神态描写来揭露统治者终日醉生梦死的现状。
D.诗歌最后两句中“忍死望恢复”写出沦陷区的百姓在敌人的铁蹄下艰难生存,满心期盼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急切心情。
16.诗人无一字直接抒情却又饱含深情,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情感。(6分)
【3】甘肃省武威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含例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2小题,共9分)
钓翁
罗邺
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褐外无余。闲垂两鬓任如鹤,只系一竿时得鱼。
月浦扣船歌皎洁,雨蓬隈岸卧萧疏。行人误话金张①贵,笑指北邙②丘与墟。
【注】①金张:指汉代金、张两大功臣世家。②北邙: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以来,王公大臣死后多葬于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语言朴素、简约,而钓翁生活简单、随遇而安、豁然旷达的形象却十分鲜明。
B.首联中“来往烟波”写出了钓翁的辛劳,“外无余”交代了钓翁简陋的生活条件。
C.颔联上句写钓翁两鬓斑白的外貌和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句写钓翁打鱼本领的高超。
D.颈联上句写出了月色的美好和钓翁的快乐,下句则表现了雨天钓翁的无聊和苦闷。
16.诗歌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4】湖南省炎德英才大联考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桂
李峤①
未植银宫②里,宁移玉殿③幽。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
愿君期道术④,攀折可淹留。
山上桂
于武陵⑤
日暖上山路,鸟啼知已春。
忽逢幽隐树,如见独醒人。
石冷开常晚,风多落亦频。
樵夫应不识,岁久伐为薪。
【注】①李峤:唐朝人,三度出任宰相。②银宫:太子妃宫。③玉殿:月宫。④道术:道教的法术,方术。⑤于武陵:晚唐诗人,曾应试不第,后往来各地,多任幕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诗通过空间的变换,把天上和人间联系起来,表达出人间桂树对移植到月宫幽僻之地的向往。
B.李诗采用虚实结合、仙俗融通的手法让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并结合直抒胸臆手法使情感更饱满。
C.于诗首联写诗人在登山途中看到艳阳、听到鸟鸣后生发出对未来的畅想,认为个人理想就要实现。
D.“樵夫应不识”与苏轼的“纵使相逢应不识”中的“应不识”表达的意思相同,都表达出一种猜测。
16.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两首诗中诗人通过“桂”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5】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采桑女(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2~2024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作文题目汇编.docx
- 2024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微写作作文题目汇编.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时代之潮,专业之舞.docx
- 2025年1月全国各地高二语文试题汇编之论述类文本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共22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1月全国各地高二语文试题汇编之名句默写含答案.docx
- 2025年1月全国各地高二语文试题汇编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2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1月全国各地高二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 2025年1月全国各地高二语文试题汇编之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二轮复习:论证分析主观题.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