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采菱》PPT课件2
目录
contents
采菱背景与意义
采菱的种类与特点
采菱的栽培与养殖技术
采菱的病虫害防治
采菱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采菱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CHAPTER
采菱背景与意义
01
采菱起源于古代中国,是一种传统的水上劳作方式,历史悠久。
起源
发展
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发展,采菱逐渐从一种生存手段转变为一种文化传承和休闲活动。
如今,采菱在许多地方仍然得以保留,并成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
03
02
01
自古以来,采菱就被文人墨客所喜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
采菱还与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紧密相连,如“牛郎织女”、“白蛇传”等,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民间传说
采菱作为一种独特的劳作方式,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服饰、歌舞、节庆等。
民俗文化
农业产值
作为一种水生植物,菱角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是许多地区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旅游开发
采菱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以开发成旅游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
以采菱为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如工艺品、画作、摄影等也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CHAPTER
采菱的种类与特点
02
生长在自然水域中,形状较小,皮薄肉嫩,口感清甜。
野生菱角
在人工池塘或水田中种植,形状较大,皮厚肉丰,产量高。
家养菱角
按颜色可分为红菱和绿菱,红菱皮色鲜红,绿菱皮色青绿,两者口感和营养价值相似。
红菱与绿菱
花朵
采菱的花朵为白色或淡黄色,花瓣较小,呈簇状生长。
叶子
采菱的叶子呈菱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叶色深绿。
果实
采菱的果实为坚果状,外壳坚硬,内含一颗种子。果实成熟后呈黑色或深褐色。
03
土壤与肥料
采菱在肥沃的泥土中生长良好,适量施加有机肥能促进其茁壮成长。同时,保持水土湿润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01
水域环境
采菱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池塘等水域环境中,需要充足的水源和适宜的水温。
02
光照条件
采菱需要充足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在水面的叶子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照射。
CHAPTER
采菱的栽培与养殖技术
03
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深耕细作,施足基肥。
土壤准备
将培育好的菱角种苗按照一定株行距进行移栽,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移栽定植
及时除草、松土、施肥和灌溉,促进菱角生长。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保证菱角健康生长。
田间管理
保持养殖水体清洁,定期换水或注水,防止水质恶化。
水质管理
根据菱角生长需要,合理投喂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饲料投喂
定期检查菱角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病虫害防治
在菱角成熟后,及时进行采收,注意避免损伤。采收后要进行清洗、分级和包装,储存在阴凉通风处,以延长保鲜期。
采收与储存
CHAPTER
采菱的病虫害防治
04
菱角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叶并集中销毁。
菱角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造成叶片出现黄褐色锈斑,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同时可用粉锈宁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以成虫和幼虫危害菱角叶片,造成叶片出现孔洞和缺刻。防治方法包括人工捕捉成虫、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同时可用敌百虫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菱角萤叶甲
以成虫和若虫吸食菱角汁液,造成叶片卷曲、畸形。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蚜品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虫叶并集中销毁,同时可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菱角蚜虫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合理轮作和间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控制害虫数量。同时可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等特性,采用黑光灯诱杀、糖醋液诱杀等方法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但应注意用药量和用药时期,避免药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CHAPTER
采菱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05
菱角一般在7-9月份成熟,当菱叶开始发黄且果实变硬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机
采用人工划船或涉水采摘的方式,将成熟的菱角连同菱盘一起割下,避免果实受损。
采收方法
将采收的菱角清洗干净,去除泥沙和杂质。
将清洗干净的菱角煮熟后晾晒至半干状态,以便后续加工。
将晾晒后的菱角进行剥壳处理,取出菱角肉备用。
可将菱角肉加工成菱角粉、菱角糕、菱角饮料等食品。
清洗去杂
煮熟晾晒
剥壳取肉
加工制品
通风贮藏
低温贮藏
真空包装
防腐剂处理
01
02
03
04
将晾晒后的菱角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室内,避免潮湿和霉变。
将菱角放入冷库或冰箱中低温贮藏,可延长保鲜期。
采用真空包装技术,将菱角进行真空封装,可有效延长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