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1山地回忆
◎文化自信:了解亲密无间的军民关系、美好温馨的军民鱼水情。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字词,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分析课文结构,把握课文内容;探讨妞儿的性格特点;深入探究小说的主题。
(重点)
◎审美创造:鉴赏本文生活化的语言,体会孙犁小说的语言风格特点。(难点)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密码箱”,里面收藏的东西不是珍珠,却比珍珠还纯洁;不是金银,却比金银还珍贵,这些宝贝叫作“回忆”。作家孙犁,用清新质朴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朴实而又感人的“山地回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回忆,看看这段回忆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盈余”“剪裁”“破绽”“爬山越岭”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作家,“荷花淀派”创始人。1944年到延安,在延安大学工作和学习。其间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他的小说多取材于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革命、生产中的生活情景,风格秀雅、隽永,富有诗意,有“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采蒲台》(《孙犁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1949年12月,时值共和国初创之际,政治上尤其需要加强军民、军政团结。这不仅是彻底解放全中国、扫清国民党及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保卫年轻共和国的需要,也是告诫进城干部务必保持谦虚谨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的需要。这一历史的命题,就是《山地回忆》的时代背景。
◎文体知识
小说
定义
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三
要
素
人物(中心)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情节
主要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组成,有的开端前有序幕,结局后有尾声。
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这类小说一般不写重大题材,不过分地刻画人物,结构松散,淡化情节,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散文化小说的特点:①虚化人物形象;②淡化故事情节;③散文化结构;④语言散文化。
2.目标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梳理本文的结构层次。
全文围绕“我”和妞儿一家的交往展开,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由见到故人想买布送他引出对山地生活的回忆。
第一层(1):写“我”想买几尺布送给一位从阜平乡下来的农民朋友。
第二层(2—4):写“我”对阜平的怀念及山地的概况。
第二部分(5—83):回忆“我”在阜平和妞儿一家交往的经过和“我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一层(5—41):写“我”和妞儿在河边相识,她提出要给“我”做一双袜子。
第二层(42—65):写“我”结识妞儿一家,并穿上了妞儿给“我”做的新袜子。
第三层(66—82):写“我”帮妞儿父亲背枣去卖,大伯用赚来的钱给妞儿买了一架织布机。
第四层(83):交代袜子的下落,表达“我”对妞儿和阜平的怀念。
第三部分(84—88):回忆结束,写“我”买布送布以及妞儿一家的现状。
◎阅读全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将这两件事情简要叙述出来,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我”为阜平来的农民代表买布(现实)
女孩子为“我”做袜子(回忆)
时间
开国典礼那天
1941年冬天
地点
天津
阜平的一个村庄
人物
“我”和农民代表
“我”和女孩子一家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河边遇到女孩子,她提出要做一双袜子给“我”
经过
“我”见他身上穿的还是土靛染的粗布裤褂,想送几尺布给他
“我”穿上了新袜子,帮女孩的父亲贩枣买织布机,和这家人建立了深厚情谊
结果
“我”给他买了两身蓝士林布和一身红布做衣服,还多买了红布和黄布做国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②袜子穿了三年都没破,抗战胜利后不慎被河水冲走
3.目标任务三:细读课文,认识人物。
◎请从描写的角度,简要分析妞儿的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
刚出场时,小说就通过语言描写,如“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表现了妞儿泼辣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 3 Learning better(教案)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Unit 4 Healthy food(教案)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Unit 5 Old toys(教案)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Unit 6 Numbers in life(教案)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Unit 5 Animals(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Unit 6 Colours(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1 邓稼先(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3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写作 写出人物特点(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