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古诗三首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从而提高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思维能力:能运用学过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审美创造:体会诗人笔下的童年生活,品味古诗的韵味,语言特点,感受诗人是如何表现饶有趣味的儿童形象的。
【课前解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与四年级下册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属于同一组诗。古诗的前两句用“昼”“夜”“儿”“女”等词语,从时间、人物的角度表现出农家耕织的场景:不分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一片繁忙。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未解”“也”“学”等词语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流露出赞扬之意。全诗语言浅近、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稚子弄冰》一诗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孩子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敲冰块时的得意一一呈现,表现出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村晚》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生动地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
这三首诗的内容都涉及古代乡村中儿童的生活,表现出的都是儿童的天真浪漫和童真童趣,但每首诗又各有特色。首先,儿童进行的活动不同:第一首诗写的是童孙学种瓜,第二首诗写的是稚子弄冰,第三首诗写的是牧童横牛背、信口吹笛。其次,儿童活动的环境各异:第一首诗是农忙时的村庄,第二首诗是寒冬时的村庄,第三首诗是夕阳西下的池塘边。
【教学目标】
1.认识“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昼、耘、稚、漪”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同学们,课余时间大家都喜欢做什么呢?(出示课件3)
预设:踢足球、跳绳、踢毽子、跑步、上兴趣班……
教师引导:童年生活真是无忧无虑啊,那古代儿童在平时都喜欢做什么呢?请你们看。(出示课件4)
预设:踢毽子、丢沙包、放牛。
教师总结:是啊,多有趣啊。童年的生活历来是诗人笔下最美的一幅画卷,在诗人眼里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首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板书:古诗三首)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古诗,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出示课件5)
提出要求:课文中的三首诗都是七言绝句,现在请你出声朗读这三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教师示范:播放音频范读,请学生注意听字音和断句。
2.引导学生划出古诗的节奏。(课件出示古诗的节奏划分)
教师引导:同学们,根据音频请你尝试划分一下节奏吧,画好以后看看抬头看看老师的节奏划分,是不是和你的一样呢。
3.(出示课件6-8)课件出示作者资料,教师简介作者。
4.(出示课件9)检查生字预习情况,指明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出示课件10)教师指导读音:“供”读一声“ɡōnɡ”时,表示供给;读四声“ɡònɡ”时表示从事,在本诗中应读四声。
5.指导书写汉字“昼、耘、桑、晓”。(出示课件11)
教师指导:同学们,我们先按结构类型来给生字分分类吧。
预设:“昼”和“桑”是上下结构,“耘”和“晓”是左右结构。
教师提问:请你根据自己的书写经验说一说,书写“晓”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预设:不要多“丶”少“丿”。
教师指导: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口诀,可以帮助你们更好的记住这个字——用火“烧”,用水“浇”,东方日出是指“晓”。(出示课件12)
教师追问:“昼”和“桑”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怎样书写才能更美观呢?(出示课件13)
预设:生字的各部分都要写得紧凑一点。
6.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所学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三首古诗
提出要求:边读边思考,三首古诗的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可结合注释、插图,联系生活,理解诗句意思。(出示课件15)
1.说相同
预设:都是描写的儿童生活。
教师追问:能说一说这些儿童在做什么吗?
预设:第一首诗描写的生活是童孙学种瓜,第二首诗描写的生活是稚子弄冰,第三首诗写的则是牧童骑牛背、信口吹笛。
2.说
为中小学学生教育成长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教师更好更方便的进行学习及授课,提高趣味性,鼓励孩子自主进行学习,资料齐全,内容丰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