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拒学评估(诊断)与干预
沈勇强
e-mail: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系
拒学概念的演变
Jung(1911)对一个11岁女孩所做的报告。这个女孩诉说自己有头痛、呕吐的身体症状,因而拒绝上学。Jung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女孩对任课老师有情结和心理上的厌恶感。
Treynor(1929)将不去上学称为“学校病”(schoolsickness)。
Broadwin和Partridege对逃学进行了研究,Broadwin(1932)报告,逃学学生内心都有一种想去学校但不能去的神经症性的矛盾纠葛。
Partridege(1939)也把逃学学生的症状报告为神经症类型。
Johnson(1941)等的报告中,把不去学校但与逃学完全不同的情况作为一种新的类型的情绪障碍,称为“学校恐怖症”(schoolphobia)。这个阶段的研究者对于逃学、不去上学等现象,主要从个人心理病理方面加以关注,因此名称明显带有病理性特征。
Klein(1945)和Warren(1948)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学校恐怖症的说法持保留态度,Klein使用了“讨厌上学”(reluctancetogotoschool),Warren使用了“拒绝上学”(refusaltogotoschool)。
Johnson(1957)认为学校恐怖症的说法是错误的,此类问题的产生不是对学校的恐怖,产生机制是学生与母亲的分离产生,所以主张使用“分离焦虑症”。
Kahn(1958)也以拒学(schoolrefusal)为论文题目,指出此现象不存在特异性的病理因素。
Cooper(1960)在研究中也使用了拒学这个词。
Millar(1961)对案例进行研究,发现这样的学生并不都是对学校恐怖,如果当作恐怖症,则只注意到孩子内在的焦虑,忽视了不适当的亲子关系,所以他提议使用“拒学”。
Hersov(1960)从这种现象所表现的症状出发提议使用“不上学”(non-attendanceatschool),以区别于对此现象做出的疾病和综合性症状的解释。总而言之,进入60年代后,除“学校恐怖症”外,“分离焦虑症”、“拒学”、“不上学”等都曾经被不同学者使用过。
“分离焦虑”强调了亲子关系,也就是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的现象。“拒学”和“不上学”不是作为一个病理性判断而是对行为现象的描述。学者认为“恐怖症”给人以精神病理学的印象,而“拒学”可以避免此印象。“拒学”概念指的是更一般的不适应行为。
拒学的原因和三个发展时期
个人原因——学生的性格、对社会和学校的不适应等;
家庭原因——父母的性格、亲子关系、父母的养育态度、家族关系等问题;
学校原因——与朋友、老师的关系,同学欺负、学校和教育方法的问题;
社会原因——社会和生活样式的变化等社会状况存在问题;
综合原因——各种复杂的纠缠在一起的原因。
第一个时期(60年代),学者将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个人原因”和“家庭原因”。这一时期日本使用了美国精神医学界的“学校恐怖症”概念,开始研究拒学和不上学问题,把拒学当作“特殊儿童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母子分离焦虑等“家庭病理”和“本人的性格倾向特质”。
第二个时期(70年代到80年代后半期),学者将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学校原因”。精神医学领域讨论个人和家庭原因的研究出现停滞,研究者将注意力转向学校,向“学校和教育领域”提出问题。从7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前半期,人们同时也开始关注有关的“社会原因”。
第三个时期(80年代后半期至今),学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原因变得不则确定。以当事人和相关者提出的问题为中心,认为拒学和不上学不是“特殊的孩子的问题”,而是“无论哪个孩子都可能发生的问题”,也就是说,教育、家庭、社会本身存在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作用下,所有孩子都可能发生拒学的行为,因此,家庭、教育机关和社会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拒学定义
日本《心理学辞典》里“不上学”(【英】non-attendanceatschool,【日】不登校)的广义解释为尽管没有不上学的正当理由但却不上学的情况。与“不上学”相似的概念有“长期缺课”、“讨厌上学”、“拒绝上学”、“学校恐怖症”、“逃学”、“学校不适应”等。狭义的“拒学”指神经症类型的拒学,包括学校恐怖症。上世纪60年代“拒学(【英】Schoolrefusal,【日】登校拒否)”曾被称作“学校恐怖症(Schoolphobia)”和“不上学(【英】non-attendanceatschool,【日】不登校)”。为了与神经症分类中的恐怖症相区别,鉴于拒学的客体的不确定性及概念的扩大,且它并未达到恐怖症的临床标准,而是更接近学生的行为适应问题,基于拒绝上学这一现象,故将之称为“拒学(【英】Sch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护理查房.ppt
- 催化剂会议甘肃中科药源课件.ppt
- 人体解剖体表标志.ppt
- 敏感红血丝皮肤专题教学讲解培训课件.ppt
- 外植体脱分化再分化愈伤组织细胞离体一定的营养物质.ppt
- 中医药材开窍药.ppt
-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解读版培训课件.ppt
- ANCA相关性血管炎重点资料培训课件.ppt
- 2010-2023历年浙江省台州中学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统练.docx
- 2025年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共青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建东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山东工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智慧医疗建设解决方案【51页】.pptx
-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67页】.pptx
- 2025年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