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极化恒等式与等和线
【知识拓展】
1.极化恒等式:a·b=eq\f(1,4)[(a+b)2-(a-b)2].
(1)几何意义:向量的数量积可以表示为以这组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和对角线”与“差对角线”平方差的eq\f(1,4).
(2)在平行四边形PMQN中,O是对角线交点,则:
①eq\o(PM,\s\up6(→))·eq\o(PN,\s\up6(→))=eq\f(1,4)(|eq\o(PQ,\s\up6(→))|2-|eq\o(NM,\s\up6(→))|2)(平行四边形模式);
②eq\o(PM,\s\up6(→))·eq\o(PN,\s\up6(→))=|eq\o(PO,\s\up6(→))|2-eq\f(1,4)|eq\o(NM,\s\up6(→))|2(三角形模式).
2.平面向量共线定理
已知平面内一组基向量eq\o(OA,\s\up6(→)),eq\o(OB,\s\up6(→))及任一向量eq\o(OP,\s\up6(→)),且eq\o(OP,\s\up6(→))=λeq\o(OA,\s\up6(→))+μeq\o(OB,\s\up6(→))(λ,μ∈R),若λ+μ=1,则A,B,P三点共线;反之亦然.
3.平面向量等和线定理
平面内一组基底eq\o(OA,\s\up6(→)),eq\o(OB,\s\up6(→))及任一向量eq\o(OP,\s\up6(→)),且eq\o(OP,\s\up6(→))=λeq\o(OA,\s\up6(→))+μeq\o(OB,\s\up6(→))(λ,μ∈R),若点P在直线AB上或在平行于AB的直线上,且k=eq\f(|OP|,|OF|)=eq\f(|OB1|,|OB|)=eq\f(|OA1|,|OA|),则λ+μ=k(定值),反之也成立,我们把直线AB以及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称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系数的等和线.
(1)当等和线恰为直线AB时,k=1,
(2)当等和线在O点和直线AB之间时,k∈(0,1);
(3)当直线AB在O点和等和线之间时,k∈(1,+∞);
(4)当等和线过O点时,k=0.
【类型突破】
类型一利用极化恒等式求向量的数量积
例1(1)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E,F是AD上的两个三等分点.eq\o(BA,\s\up6(→))·eq\o(CA,\s\up6(→))=4,eq\o(BF,\s\up6(→))·eq\o(CF,\s\up6(→))=-1,则eq\o(BE,\s\up6(→))·eq\o(CE,\s\up6(→))的值为________.
(2)如图,在△ABC中,AB=BC,∠B=90°,AC=4eq\r(2),D为AC的中点,在平面ABC中,将线段AC绕点D旋转得到线段EF.设M为线段AB上的点,则eq\o(ME,\s\up6(→))·eq\o(MF,\s\up6(→))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1)eq\f(7,8)(2)-4
解析(1)设BD=DC=m,AE=EF=FD=n,
则AD=3n.
根据向量的极化恒等式,有
eq\o(AB,\s\up6(→))·eq\o(AC,\s\up6(→))=eq\o(AD,\s\up6(→))2-eq\o(DB,\s\up6(→))2=9n2-m2=4,
eq\o(FB,\s\up6(→))·eq\o(FC,\s\up6(→))=eq\o(FD,\s\up6(→))2-eq\o(DB,\s\up6(→))2=n2-m2=-1,
联立解得n2=eq\f(5,8),m2=eq\f(13,8).
因此eq\o(EB,\s\up6(→))·eq\o(EC,\s\up6(→))=eq\o(ED,\s\up6(→))2-eq\o(DB,\s\up6(→))2=4n2-m2=eq\f(7,8).
即eq\o(BE,\s\up6(→))·eq\o(CE,\s\up6(→))=eq\f(7,8).
(2)连接MD,
根据向量的极化恒等式,有eq\o(ME,\s\up6(→))·eq\o(MF,\s\up6(→))=|eq\o(MD,\s\up6(→))|2-eq\f(1,4)|EF|2=eq\o(MD,\s\up6(→))2-8,
由于△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M为线段AB上的点,
所以BC=AC·sineq\f(π,4)=4,
因此MD≥eq\f(1,2)BC=2,
所以eq\o(ME,\s\up6(→))·eq\o(MF,\s\up6(→))≥4-8=-4,
即eq\o(ME,\s\up6(→))·eq\o(MF,\s\up6(→))的最小值为-4.
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数学中考真题(解析版).pdf VIP
- 企业领导班子2025年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等“四个带头”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下步整改措施与个人检视发言材料【违纪行为典型案例剖析】2篇文.docx VIP
- 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安全培训.pptx VIP
- 超声造影护士配合PPT.pptx
-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 4.2 平行线 4.2.1 平行线.pptx
- 建筑企业会计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pdf VIP
- 心脏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课件).pptx
-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
- 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pdf
- 《北京传统美食》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