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母乳喂养知识培训三医学压力第一章人类母乳喂养的特点一、母乳喂养在哺乳动物生存中的作用哺乳动物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胎生及母乳喂养,这两个环节是哺乳动物赖以繁衍生息的重要环节。胎盘及母亲乳房是两个重要的营养器官。二、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生存意义的区别人类是最高等的哺乳动物,作为动物,生存的目的在于有能力寻找适于生存的食物及环境完成种系繁衍。但人类除以上目的外,还需要认第2页,共38页,星期六,2024年,5月医学压力第一章人类母乳喂养的特点识生存环境,改造及保护生存环境,创造更适于生存的环境,繁衍后代,并且提高后代的质量。此外,还需要创造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在人类不同种族、地区间交流。三、人类子代与其他哺乳动物子代对母乳需求的区别1、人类生存时间平均寿命比一般哺乳动物长2、人类子代生存发展速度比大多数哺乳动物子代慢,因此人类子代对母乳质量的需求更高,要求母乳营养成分与生长需要同步。第3页,共38页,星期六,2024年,5月医学压力第一章人类母乳喂养的特点3、人类健康质量要求高,不仅体魄健壮,而且头脑智慧,对营养需要高。4、人类不仅要认识生存环境,而且还要改造环境,创造更适于生存的环境,需要有学习及创造能力。第4页,共38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人类母乳的成分人类母乳为婴儿提供出生最初几个月必须的全部营养物质,按不同时期可分为,初乳、成熟乳、过度乳和成熟乳。成熟乳又分前奶和后奶两种。成熟乳中90%为水,10%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第5页,共38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人乳成分1、蛋白质人乳中蛋白质的质和量与牛乳不同,这主要是指蛋白质的组成不同,人乳中乳清蛋白的比例占70%,酪蛋白占30%,而在牛乳中乳清蛋白占18%,酪蛋白82%,人乳中的主要乳清蛋白是α-乳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和分泌性免疫球蛋白等,它们是人乳特有的免疫因子,可参与到免疫反应中,第6页,共38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人乳成分2、糖类(碳水化合物)人乳中的主要糖类(碳水化合物)是乳糖(一种二糖),从初乳过渡到成熟乳,其含量逐渐增加。成熟乳中的乳糖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其中一小部分乳糖是不可吸收的。它们可使粪便保持柔软性和连续性,减少致病菌的细菌群落,还可促进对矿物质的吸收。低聚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聚合物,约占人乳中总碳水化合物的5-10%。除了提供营养外,还对婴儿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第7页,共38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人乳成分3、脂类人乳中的脂类由脂肪酶和大量的基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组成。大部分脂肪酸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脂类占人乳中总热量的50%。人乳中又含乳脂酶,有利于脂肪消化吸收,尤其有利于缺乏胰脂酶的新生儿和早产儿。4、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人乳中钙磷比例适宜(2:1),钙吸收率高于牛乳,含微量元素锌、铜、碘较多,尤其第8页,共38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人乳成分含量更高,对生长发育十分有利。人乳和牛乳中铁含量都较少,但人乳中的铁吸收率高于牛乳。人乳中的铁和锌往往不能满足婴儿6个月以后的营养需求,这个时候需要通过添加辅食获取足够的铁和锌,以避免营养不足。5、维生素人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低,因此所有母乳喂养婴儿自数日起应每天口服维生素D制剂(400ID)尤其是在日照较少地区及冬季。第9页,共38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人乳成分维生素K在人乳中含量也较低,因此为确保适宜的维生素K水平,所有的婴儿在出生时都应该接受一次维生素K的肌肉注射。年幼婴儿若发生维生素K缺乏且得不到及时补充,可导致凝血障碍及出血,第10页,共38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人乳中免疫活性因子1、免疫活性蛋白2、免疫活性脂类与碳水化合物3、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4、核苷酸5、激素与生长因子6、肠道免疫系统与支气管免疫系统第11页,共38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人乳中免疫活性因子成分作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靶向特定抗原的抗感染反应乳铁蛋白免疫调节,整合作用,营养小肠生长。溶菌酶细菌溶解,免疫调节。κ-酪蛋白抗黏着,调节细菌菌群低聚糖阻止徐俊附着细胞因子抗感染,上皮屏障功能。生长因子同上上皮生长因子监测流量,修复小肠。转化因子促进上皮细胞生长,抑制淋巴第12页,共38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人乳中免疫活性因子成分作用转化生长因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