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03.08.99
CCS?A16
3201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1/T?1066—2022
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智力障碍
Specification?of?the?basic?rehabilitation?services?for?disabled?children:intellectual
disability
2022?-?01?-?10?发布 2022?-?01?-?13?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1/T?1066—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滢,吴波,蒋兢,蒋玮。
I
DB3201/T?1066—2022
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智力障碍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残疾儿童智力障碍康复服务基本原则、服务机构与服务人员、服务流程、服务内容与
要求、档案管理及服务质量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从事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服务的机构(以下简称“机构”)为未满18周岁智力障碍儿童
(以下简称儿童)提供的康复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001.9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T?2931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GB/T?31015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基于无障碍需求的设计与设置原则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JGJ?39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建标?165 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力障碍 intellectual?disability,?ID
在发育时期内(未满18周岁)智力明显低于同龄人正常水平,同时伴有适应行为缺陷。
4 基本原则
4.1 早期长程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长期康复是影响智力障碍康复效果的关键因素。
4.2 科学系统
智力障碍康复是一项系统性的康复教育活动,不仅包括促进儿童认知、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
力的发展,还包括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防治疾病、减少问题行为等方面的工作。
4.3 个体训练
个体训练的教学内容是在对儿童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的能力和特点确定的训练方案,主要包括
儿童认知、语言、运动、自理、适应性行为等方面。
1
DB3201/T?1066—2022
4.4 家庭参与
家庭的参与有助于儿童的康复,同时也有助于妥善处理家长在儿童康复教育与自身家庭生活、工作
的关系。
5 服务机构与服务人员
5.1 服务机构
5.1.1 从业资格
5.1.1.1 机构应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具有以下任意一种独立法人资格:
——医疗机构的事业单位法人;
——教育机构的事业单位法人;
——残疾人康复机构的事业单位法人;
——社会服务机构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
——服务机构的企业法人。
5.1.1.2 机构的业务范围或经营范围应包括智力障碍康复训练服务的相关内容。
5.1.1.3 机构应具备以下证书或协议之一:
——所属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所属地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
——有效的当地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确定的公办学校合作开展康教融合服务的协议。
5.1.2 服务能力
5.1.2.1 机构能同时收训?20?名以上儿童进行康复。
5.1.2.2 机构为儿童提供的康复服务时间每年不应少于?9?个月,其中:
——全日制康复服务每月不应少于?22?天,每天不少于?4?小时;
——非全日制康复服务每周不应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5?小时。
5.1.2.3 机构应有能力根据儿童特点为其提供认知、感知、语言、运动、社会交往与沟通、生活自理、
行为矫治、情绪管理和社会融合等康复训练服务,同时为其家庭提供康复咨询、康复指导、康复教育宣
传和心理辅导等支持性服务。
5.1.3 场地及设施
5.1.3.1 机构的建筑应符合?GB?50016、JGJ?39?以及建标?165?的要求。
5.1.3.2 机构应按照?GB?50763?的要求设计并配置相关无障碍设施设备,按照?GB/T?10001.9?及?GB/T
31015?的要求设置无障碍信息标志,按照?GB/T?29315?的要求配置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配置必要的防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4CJ36-2 酮乙烯酯(KEE)防水卷材屋面建筑构造.docx
- DB32_4147-2021 表面涂装(工程机械和钢结构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2_4148-2021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2_T 1357-2021 鲜食糯玉米青穗速冻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32_T 1967-2021 迷你南瓜春播早熟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2_T 3752-2020 既有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docx
- DB32_T 4150-2021 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规范.docx
- DB32_T 4159-2021 桃品种需冷量评价技术规程.docx
- DB32_T 4161-2021 草莓高垄半基质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2_T 4162-2021 “淮安蒲菜”加工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