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43∕T 1757-2020 松林内松乳菇复合群保育促产技术规程.docx

DB43∕T 1757-2020 松林内松乳菇复合群保育促产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B62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17572020

松林内松乳菇复合群保育促产技术规程

TechicalregulationsforconservationandimprovingproductionofLactariussect.deliciosiinpinewoodland

2020-04-02发布2020-07-02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1757—2020

目次

前言引言

3术语和定义 1

4宿主植物的调查方法 2

5松乳菇复合群和外生菌根杂菌宿主的调查与标记 3

6外生菌根杂菌的清除 3

7产菇林地林分密度调控 3

8人工水分调控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松乳菇组主要种类形态特征表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松乳菇及其他菌根菌与马尾松形成的菌根形态特征表6

DB43/T175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著明、申爱荣、谭云、沈宝明、杨硕知。

DB43/T1757—2020

引言

松乳菇复合群(Lactariussect.deliciosi)是指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蘑菇纲 (Agaricomycetes)红菇目(Russulales)红菇科(Russulaceae)乳菇属(Lactarius)中具有橙红色至淡奶色乳汁的菌根性食用菌的总称,主要包含松乳菇(Lactariusdeliciosus(L.Fr.)Gray)、红汁乳菇

在我国大部分松乳菇产地,居民将松科树种林地所产的可食用的乳菇属食用菌统称为松乳菇,俗名为松树菌、枞菌。在湖南境内,松乳菇复合群通常包括红汁乳菇、松乳菇、靓丽乳菇、橙红乳菇等与本地松科树种马尾松共生的食用价值较高的乳菇属食用菌。本规程所称松乳菇复合群概念,均包含分类学意义上的红汁乳菇、松乳菇、靓丽乳菇、橙红乳菇、多汁乳菇、思茅乳菇等。

VB2、维生素PP、倍半萜类、甾体以及芳香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益肠胃、治疗糖尿病、抗肿瘤等药用价值。因此,松乳菇复合群不仅是理想的天然多功能食品,深受世界各地美食消费者喜爱,且可鲜食、速冻或加工成美味菌油,产业链长、市场容量大。

目前,松乳菇复合群在湖南是野生菌市场的大宗产品,产地重要的林下经济资源,其经济价值远高于马尾松木材的价值。其产菇林地管理、子实体的采收与贸易是森林高效经营的重要模式,在当前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其特殊的生理生态特性,无法按照腐生性食用菌栽培

是马尾松)幼苗根部,形成松乳菇复合群马尾松菌根树苗,经过一年左右,培育成合格的松乳菇马尾松菌根苗,移植于野外,经合理管护才能常年收获子实体。目前,乳菇属部分种类菌根合成已经成功,通过适当的林地保育、促产管理措施,可实现稳产、高产目的。自然野生状态的松乳菇复合群资源储量也较大,但因受气候多变、无序采摘等影响,产量不可控。因此,研究出适宜的松乳菇复合群保育、促产措施,并制定出相关技术标准,用以指导林地所有者、经营者合理高效地管控利用松乳菇复合群资源,十分必要。

起草单位的专利森林内牛肝菌的增产方法(ZL201010528348.X)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