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校内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办法
一、总则
1.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有效预防校内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校园安全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校园内所有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礼堂等人员密集场所及举行大型活动等可能出现人员聚集的情况。
二、组织管理与职责分工
(一)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领导小组
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年级主任、班主任、保卫科长、后勤科长等相关人员。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协调、指导校内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检查与演练等。
(二)各部门职责
1.教学管理部门
负责督促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预防拥挤踩踏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秩序意识,合理安排班级上下课时间,避免出现集中拥挤情况。
2.保卫部门
(1)加强校园日常巡逻,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和易出现拥堵时段、地段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拥挤踩踏的安全隐患,如通道堵塞、人员异常聚集等情况。
(2)在校内各出入口、楼梯口、通道等关键位置合理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师生注意安全、保持秩序。
(3)制定并执行校园出入管理制度,在大型活动等特殊时段,合理控制人员流量,做好引导和疏散工作。
3.后勤部门
(1)定期对校园内建筑物、通道、楼梯、扶手等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结构安全、通行顺畅,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如照明设备、栏杆等。
(2)合理规划校园内人员密集场所的布局,保证疏散通道宽敞、畅通无阻,且符合消防安全等相关标准。
4.学生管理部门(包括各年级主任、班主任等)
(1)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逃生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动态,及时纠正学生在楼道、楼梯等场所的追逐打闹、推搡等不安全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和秩序习惯。
三、日常预防措施
(一)人员密集场所管理
1.在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场所,根据容纳人数合理规划进出口及通道数量,确保在人员流动高峰期能够实现快速、有序的通行。
2.各楼层、各区域张贴明显的疏散指示图,明确标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引导师生熟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
3.合理安排课间休息时间,错峰组织学生上下课、就餐等活动,避免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在楼梯、通道等狭窄部位。
(二)设施设备保障
1.确保楼梯、通道等部位的照明设施完好,光线充足,避免因光线昏暗导致师生行走不便、发生拥挤碰撞。
2.楼梯扶手、栏杆等防护设施要牢固可靠,符合安全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和加固,防止学生因倚靠等原因发生意外坠落。
3.对校内的电梯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安排专人负责操作管理,在电梯口设置安全使用提示,防止出现故障及人员拥挤情况。
(三)行为规范引导
1.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遵守秩序,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追逐打闹、不逆行、不插队,养成文明有序的行为习惯。
2.利用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定期宣传预防拥挤踩踏的安全知识和要求,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
四、大型活动管理
(一)活动审批与预案制定
1.举办大型集会、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前,主办部门必须提前向学校相关领导申请审批,详细说明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数、活动流程及安全保障措施等情况。
2.根据活动规模和特点,由预防拥挤踩踏事故领导小组牵头制定专门的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人员在活动中的安全职责、疏散路线、应急处置程序等内容。
(二)现场组织与管控
1.在活动现场安排足够数量的安保人员、教师等工作人员,负责维持秩序,引导师生有序进出、就坐,避免出现人员过度聚集、拥挤等情况。
2.根据活动场地的容纳量,合理控制入场人数,设置明显的人员限流标识和提示,必要时采取分批入场、分区管理等措施。
3.在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现场人员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情况,如人员晕倒、争吵等,防止引发群体性的拥挤踩踏事故。
(三)活动结束疏散
1.活动结束后,按照预先制定的疏散方案,有序组织师生离场,通过广播、工作人员引导等方式,引导人员分流,避免集中涌向出口造成拥堵。
2.相关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直至所有人员安全疏散完毕,对活动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再撤离。
五、应急处置与演练
(一)应急处置程序
1.一旦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现场师生要立即大声呼喊,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同时尽快拨打校园报警电话([具体号码])和急救电话(120),报告事故发生的地点、大致情况等信息。
2.现场工作人员(教师、安保人员等)要迅速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