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更多高质量文档请联系。
采购交期管理规定
第1章?总则
第1条制定目的
为了确保购用物为之交货期限,使交期管理更为顺畅,特制定本规章。
第2条适用范围
本公司采购之物料的交期管理,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规章执行。
第3条权责单位
1采购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第2章?交期管理规定
第4条确保交期的重要性
交期管理是采购的重点之一,确保交期的目的,是必要的时间,提供生产所必需的物料,以保障生产并达成合理生产成本之目标。
1交期延迟的影响
交期延迟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以下方面:
1)导致制造部门断料,从而影响效率。
2)由于物料交期延迟,间接导致成品交期延迟。
3)由于效率受影响,需要增加工作时间,导致制造费用的增加。
4)由于物料交期延误,采取替代品导致成本增加或品质降低。
5)交期延误,导致客户减少或取消订单,从而导致采购物料之囤积和其他损失。
6)交期延误,导致采购、运输、检验之成本增加。
7)断料频繁,易导致互相配合的各部门人员士气受挫。
2交期延迟的原因
1)供应商责任
因供应商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
1.1接单量超过供应商的产能。
1.2供应商技术、工艺能力不足。
1.3供应商对时间估计错误。
1.4供应商生产管理不当。
1.5供应商之生产材料出现货源危机。
1.6供应商品质管理不当。
1.7供应商经营者的顾客服务理念不佳。
1.8供应商欠缺交期管理能力。
1.9不可抗力原因。
1.10其他因供应商责任所致之情形。
2)采购部责任
因采购部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
2.1供应商选定错误。
2.2业务手续不完整或耽误。
2.3价格决定不合理或勉强。
2.4进度掌握与督促不力。
2.5经验不足。
2.6下单量超过供应商之产能。
2.7更换供应商所致。
2.8付款条件过于严苛或未能及时付款。
2.9缺乏交期管理意识。
2.10其他因采购原因所致的情形。
3)其他部门责任
因采购以外部门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
3.1请购前置时间不足。
3.2技术资料不齐备。
3.3紧急订货。
3.4生产计划变更。
3.5设计变更或标准调整。
3.6订货数量太少。
3.7供应商品质辅导不足。
3.8点收、检验等工作延误。
3.9请购错误。
3.10其他因本公司人员原因所致的情形。
4)沟通不良所致之原因
因本公司与供应商双方沟通不良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
4.1未能掌握一方或双方的产能变化。
4.2指示、联络不确实。
4.3技术资料交接不充分。
4.4品质标准沟通不一致。
4.5单方面确定交期,缺少沟通。
4.6首次合作出现偏差。
4.7缺乏合理的沟通窗口。
4.8未达成交期、单价、付款等问题的共识。
4.9交期理解偏差。
4.10其他因双方沟通不良所致的情形。
3确保交期要点
1)事前规划
1.1制订合理的购运时间,采购部将请购、采购、供应商生产、运输及进料验收等作业所需的时间予以事先规划确定,作为各部门的参照依据。
1.2确定交货日期及数量,预先明确交期及数量,大订单可采用分批交货方式进行。
1.3了解供应商生产设备利用率,可以合理分配订单,保证数量、交期、品质的一致性。
1.4请供应商提供生产进度计划及交货计划,尽早了解供应商之瓶颈与供应能力,便于采取对策。
1.5准备替代来源,采购人员应尽量多联系其他物料提供来源,以确保应急。
2)事中执行
2.1提供必要的材料、模具、技术支援给供应商,适时了解供应商之瓶颈,协助处理。
2.2了解供应商生产效率及进度状况,必要时,向供应商施加压力,以获取更多之关照,适时考虑向替代供应商下单之必要性。
2.3交期及数量变更的及时联络与通知,以确保维护供应商的利益,配合本公司之需求。
2.4尽量避免规格变更,如果出现技术变更,应立即联系供应商停止原规格生产,并妥善处理遗留问题。
2.5加强交货前的稽催工作,提醒供应商及时交货,必要的厂商辅导,及时安排技术、品管人员对供应商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考虑到供应商处进行验货,以降低因进料检验不合格导致断料发生之情形。
3)事后考核
3.1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鉴,依供应商评鉴办法进行考核,将交期的考核列为重要项目之一,以督促供应商提高交期达成率。
3.2对交期延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研拟对策,确保重复问题不再发生。
3.3检讨是否更换供应商,依供应商考核结果与配合度,考虑更换、淘汰交期不佳之供应商,或减少其订单。
3.4执行供应商的奖惩办法,必要时加重违约的惩罚力度,并对优良厂商予以适当之回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