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20CCSB38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XXXX—XXXX
冬凌草生产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1/TXXXX—XXXX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 1
5品种选择 1
6种苗繁育 2
7栽培技术 2
8田间管理 2
9病虫害防治 3
10采收 3
11干燥 4
12质量要求 4
13包装、贮存及运输 4
14生产档案 4
II
DB41/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经济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N/TC3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济源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济世药业有限公司、济源市农业农村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瑞昌、司清林、郑婷婷、牛燕燕、黄敬旺、翟军委、胡景梅、余永亮、冯朝晖、刘国辉、孔梅衡、牛小沛、郝荷荷。
1
DB41/TXXXX—XXXX
冬凌草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冬凌草药材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苗繁育、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干燥、质量要求、包装、贮存及运输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冬凌草药材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946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版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2022年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冬凌草
冬凌草为唇形科植物碎米桠Rabdosiarubescens(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4产地环境
冬凌草药材生产基地应建立在土壤、水、空气等无污染区域,集中连片,以有利于质量管理和控制为原则。冬凌草适宜种植于海拔200m~1000m的山地或坡地,年平均气温10.2℃~15.7℃,全年无霜期220d~240d,年平均降水量为550mm~800mm。环境空气符合GB3095的要求,土壤环境符合GB15618的要求;农田灌溉水质按GB5084中的要求。
5品种选择
选用田间综合性状表现好,品质优良的冬凌草品种,优选经相关科研部门培育的品种。
2
DB41/TXXXX—XXXX
6种苗繁育
6.1扦插繁殖
5月下旬或6月上旬,在冬凌草茎秆半木质化后,花芽生理分化前,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冬凌草枝条,每个茎节剪成1段,节下1.5cm以上,节上留0.5cm,将叶片剪除1/2以上,插穗切口要平滑无撕裂,将剪好的插穗以30~40穗为1捆,放入生根粉溶液中浸泡0.5h~1.0h。将处理好的插穗以3.5cm×3.5cm株行距插入苗床中,浇透水,保持土壤墒情,防止积水,并架设遮阳网。
6.2分株繁殖
2~3月份或者10~11月份,气温稳定在10℃以上,选择无病虫害、健壮的冬凌草植株,整丛挖出,分根,每株带2~3个根芽作为繁殖的种苗。将其置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浸泡10min,捞出沥晾至不滴水,及时种植,以防脱水。
6.3种子繁殖
3月中下旬,气温在15℃以上,采用条播的方式进行。充分整平耙细地后,在畦面上,行距30cm开沟,沟深1.5cm~2.0cm。播幅宽10cm,沟底要平整。每亩用种量0.5kg,播时将种子与细土1:5比例混匀,均匀地撒入沟内,覆盖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播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热地质调查编图规范(1_50 000)》(编制说明编写要求).docx
- 《地热地质调查编图规范(1_50 000)》(征求意见稿).docx
- 《地下水环境监测站点运行维护技术规范》(编制说明编写要求).docx
- 《地下水环境监测站点运行维护技术规范》(编制说明编写要求).pdf
- 《冬凌草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编写要求).docx
- 《冬凌草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编写要求).pdf
- 《冬凌草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pdf
- 《动物检疫标志应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编写要求).docx
- 《动物诊疗机构消毒操作技术规范》(编制说明编写要求).docx
- 《动物诊疗机构消毒操作技术规范》(编制说明编写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