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轼《滕县公堂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docxVIP

苏轼《滕县公堂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doc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PAGE

PAGE1

苏轼《滕县公堂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1、苏轼《滕县公堂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轼《滕县公堂记》原文及翻译苏轼

原文:

君子之仕也,以其才易天下之养也。才有大小,故养有厚薄。苟有益于人,虽厉民以自养不为泰④。是故饮食必丰,车服必安,宫室必壮,使令之人必给,则人轻去其家而重去其国。如使衣食菲恶不如吾私,宫室弊陋不如吾庐,使令之人朴野不足不如吾僮奴,虽君子安之无不可者,然人之情所以去父母捐坟墓而远游者,岂厌安逸而思劳苦也哉!至于宫室,盖有所从受,而传之无穷,非独以自养也。今日不治,后日之费必倍。而比年以来,所在务为俭陋,尤讳土木营造之功,欹⑤仄腐坏,转以相付,不敢擅易一椽,此何义也?

滕,古邑也。在宋、鲁之间,号为难治。庭宇陋甚,莫有葺者。非惟不敢,亦不暇。自天圣元年,县令太常博士张君太素,实始改作。凡五十有二年,而赞善大夫范君纯粹,自公府掾谪为令,复一新之。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间,高明硕大,称子男邦君之居。而寝室未治,范君非嫌于奉己也,曰:“吾力有所未暇而已。”昔毛孝先、崔季珪用事,士皆变易车服以求名,而徐公不改其常,故天下以为泰。其后世俗日以奢靡,而徐公固自若也,故天下以为啬。君子之度一也,时自二耳。

元丰元年七月二十二日,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徐州军事苏轼记。

(有删改)

[注]①崒(zú):险峻。②荒服:古代五服之一。指离京幾二千五百里的地区,为五服之中最远之地。③徼(jiào):边界,边涯。④泰:骄纵傲慢。⑤欹(qī):斜,倾侧。

译文:

有才干的君子做官,用他的才干换取天下的供养。才干有大小,所得供养也有厚薄。如若有利于他人,即使损害百姓供养自己也不算是骄纵奢侈。所以饮食必须丰富,车辆服饰必须安适,宫室必须壮观,役使的人必须供给,士人就会以离开他的家为轻而以离开他的官署为重。如若衣食较差不如我私家,宫室蔽陋不如我家房屋,役使的人朴野不如我的童仆,即使做官的人感到安慰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可是人情愿离开父母抛弃祖先坟墓而又远游的原因,难道是厌恶安逸而盼着劳苦?至于官府的宫室,大抵是从前任那里接受来的,并且要不断地传给后任,不只是用来奉养自己的。(宫室坏了,)今日不及时整治,以后所用费用定会成倍增加。可是近年以来,到处追求因陋就俭,特别避忌土木营造的工程,即使房子倾斜了、腐坏了,转身就把它交给后任,不敢擅自动一根椽子,这是什么道理呢?

滕县,是古老的城邑。处在宋国和鲁国之间,以难以治理著称。官署房屋非常简陋,没有人去修葺。不只是不敢,也没有闲暇。从天圣元年开始,县令太常博士张太素,对官署进行扩建改造。五十二年后,赞善大夫范纯粹,由公府掾贬为藤县令,又一次整修翻新。藤县公堂共有吏舍一百一十六间,高大明亮,号称是子男邦君的居所。然而寝室没有修建,范纯粹君不是对于奉养自己进行避嫌,他说:“(这只不过是)我的精力没有顾得上罢了。”过去毛孝先、崔季珪管事,士人都改变自己的车马服饰来求取名声,而徐邈不改变他平常的样子,所以天下人以为他骄纵奢侈。后来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奢靡,而徐邈还是和从前一样,所以天下人以为他吝啬。君子的尺度只有一个,而时俗的尺度有两个罢了。

2、苏轼《安国寺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轼《安国寺记》原文及翻译苏轼

原文: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

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节选自苏轼《安国寺记》)

译文:

宋元丰二年十二月,我任职吴兴地方的太守,由于得罪了权贵,皇上偏爱又不忍心责备我,所以把我降职为黄州地方的团练副职,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第二年,即元丰三年二月到达黄州后。初步安排了一下吃住的地方,收拾收拾卫生,收收一路劳累的心思,就开始闭门思过,寻找改过自新的方法。回忆以往的任职经历,觉得都跟那些权贵不是一路人,道不同啊,不是今天才得罪他们的。想改造自己的这一方面,又怕失去那一方面,各方面都思考了一下,也没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于是大声叹息说:“正道压不住邪气,个人秉性胜不了歪风,不铲其根,而只除其枝叶,现

文档评论(0)

lg445566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