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如果说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中的人格代表,那么,君子则可以说是东方文化里非常核心的人格代表之一。
何谓君子?
君子泛指有品德、有修养之人,是东方文化中的精神代表,是理想化的崇高人格。
这个称呼古已有之。最早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中均有广泛使用。
但这个词一开始其实特指君王、贵族、士大夫等统治阶级,后来才渐渐成为东方文明理想人格的范式。
在这一过程中,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单指贵族或士大夫,而应该指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他将君子这个一开始带有身份、地位的称呼去阶级化,变为崇高而纯粹的人格,倡导人们以此为理想塑造自身的修养。
“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格才能被称为君子?”对于这个问题,孔子也曾给出大量自己的见解: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他,他也不生气。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耻于说得比做得好。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但不和谐。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一切按正义行事。
......
有人统计,仅《论语》一书中,“君子”就反复出现了109次之多,可见孔子对其品格的珍重。
在孔子看来,人并非生来就是君子。只要一个人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如此,就能逐渐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君子。
《论语·雍也》中有这么一段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个人如果他的品质胜过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品质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品质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那一个人究竟怎样才算“文质彬彬”呢?
其中较为基础的品质,大概即习得《周礼》中的六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礼、乐(诗)、射、御、书、数”。
这六艺是古人养成君子品格需要研习的基础内容。
孔子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他的心目中,周代文化灿烂辉煌,因此,周礼,也就是周代的礼乐仪式与道德精神,成了他所学习的对象。
他认为君子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指的即是周礼中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游于艺,就是寓教于乐。
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人得以全面发展。
而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技艺,畅游其中,人如同鱼儿自在游于水中一般,获得自由和愉快。
有品德,有信念,有担当,有才学,有雅趣。文质兼备,内外兼修,这便是君子应有的品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下册语文游记五一作文.docx
- 白菜是百菜之首,古代称为菘命题作文.docx
- 二年级周记写坐船游记范文.docx
- 古代创新成功的例子.docx
- 古代对君王称呼的演变.docx
- 古代对学生的要求.docx
- 古代法制小故事.docx
- 古代家风家训的文物.docx
- 古代家族管理体系.docx
- 古代监察制度及其演变.docx
- 讲稿:深入理解“五个注重”把握进一步深化改革统筹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pdf
- 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2025年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docx
-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docx
- 烟草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
- (汇编)学习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发言心得感悟.pdf
- 汇编学习领会在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pdf
- 在2025年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docx
- 书记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委全会上的讲话.pdf
- 党课: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