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清木刻二十四字祖训挂匾,长191厘米,宽100厘米,造型为卷书形,通体脱胎漆金,周围透雕漆金暗八宝纹及牡丹凤凰纹饰,线条优美,工艺精湛。匾内雕有“厥初生民,人本乎祖”等二十四字祖训。现收藏于福建民俗博物馆。
家训凝聚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历史上素有训以治家、训以育人、训以养德的传统,家训因此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
家训的核心内容包括“忠、信、孝、悌、礼、义、廉、耻”等,凝聚了历代国人治家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见证。
福建自古文风鼎盛,被誉为“海滨邹鲁”,历代名人、家族村镇留下的家训代代不绝,寄托着福建人民浓厚的家国情怀,形成了带有鲜明福建印记的家教风范,成为福建“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熹和林则徐为后人留下许多传世家训
朱熹,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既是思想家,也是教育家。
《朱子家训》寥寥数百字,字字珠玑,指出“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具体化、平民化、普及化,成为中国家训史上划时代的著作。
朱熹在教育子女方面留下许多佳话。朱熹长子朱塾顽皮贪玩,朱熹送他千里从师,远赴浙江金华,拜吕祖谦为师。临别前,朱熹写下《训子从学帖》交付朱塾,从日常生活小事到具体待人接物,样样写明,父爱之情,细微入致。
林则徐“十无益”家训
林则徐也为后人留下了传世家训——十无益格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这篇家训不仅是林则徐个人的修身标准,更是教导子孙后代为人处世的经典范本。
在家训中传承优秀品德
家有家训,村有村规,宁德福安市廉村坐落于白云山麓、穆水之畔,是唐代“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的故乡。
唐宋以来,廉村出了33名进士,甚至涌现出“一门五进士,父子兄弟俱登高第”的盛况,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庄。
薛令之勤奋求学、廉洁从仕的思想精神也被凝练为孝亲敬长之训、待人接物之训、尊师取友之训、敬宗睦族之训等十条祖训族规,代代传承。
每一字家训,都是先贤忠诚爱国事迹的写照;每一句家训,都是诗礼传家精神的浓缩。读懂了家训,就读懂了先辈对后人的期许和要求;记住了家训,就记住了尊敬长辈、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崇尚仁义、诚实守信、自强勤奋的精神品质。读历代家训,传千秋家风,铭记一生,受用一生,福满一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