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1
6.6循环移位与移位指令
6.6.1循环移位指令
1.循环右移指令[ROR(FNC30)]
当X0为ON时,[D]内的各位数据向右移n位,最后一次从最低位移出的状态存于进位标志M8022中。
2.循环左移指令[ROL(FNC31)]
当X0为ON时,[D]内的各位数据向左移n位,最后一次从最高位移出的状态存于进位标志M8022中。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
6.6.2带进位的循环右移、左移指令[RCR、RCL(FNC32、FNC33)]
特点:带着进位一起移位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
6.6.3位右移、位左移指令[SFTR、SFTL(FNC34、FNC35)]
1、指令格式
如图6-54为SFTR指令格式和移位说明。n1为指定位元件长度,n2指定移位位数,且有n2n11024。当X0为ON时,执行该指令,向右移位。每次4位向前一移,其中X3~X0→M15~M12,M15~M12→M11~M8,M11~M8→M7~M4,M7~M4→M3~M0,M3~M0移出,即从高位移入,低位移出。
图6-54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4
6.6.4字右移、字左移指令[WSFT、WSFL(FNC36、FNC37)]
特点:以字为单位向右或左移位。
当X0为ON时,(D3~D0)→(D13~D10),(D13~D10)→(D17~D14),(D17~D14)→(D21,D18),(D21~D18)→(D25,D22),(D25~D22)移出。n1=K16是指定D的长度16个,n2=K4是指每次移动的一组数据,[D]中出现的是最低位的数据地址(如D10)。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5
用位元件进行的字右移指令功能
用位元件进行字移位指令,是以8个数为一组进行。如K1X0代表X3~X0,K2X0代表X17~X10、X7~X0。
6.6.5比例、积分、微分指令[PID(FNC88)]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即PID调节)是闭环
模拟量控制中的传统调节方式,PID调节控制
的方程式如下:
M(t)=Kee+Ke∫edt+Minitial+Kede/dt
即输出=比例项+积分项+微分项。式中M(t)—PID回路的输出,是时间的函数;
Ke—PID回路的增益,也叫比例常数;
e——回路的误差(给定值与过程变量之差);
Minitial——PID回路输出的初始值。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7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即PID调节)是闭环模拟量控制中的传统调节方式,PID调节控制的方程式如下:
M(t)=Kee+Ke∫edt+Minitial+Kede/dt
指令
名称
指令
代码数
助记符
操作数
程序
步
S1
S2
S3
D
PID
运算
FNC88
(16)
PID
D
目标值SV
D
测定值PV
D
参数
0~D975
D
输出值MV
PID
9步
三菱FX系列PLC的PID运算指令表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8
在使用PID指令前,需事先对目标值、测定值及控制参数进行设定。其中测定值是传感设备反馈量在PLC中产生的数字量值,因而目标值则也为结合工程实际值、传感器测量范围、模数转换字长等参数的量值,它应当是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期望值。控制参数则为PID运算相关的参数。表6-4列出了控制参数[S3]的25个数据寄存器的名称及参数的设定内容。
表6-2控制参数[S3]据数寄存器设定表
PID指令相关参数的25个数据寄存器的名称及设定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表中【S3】+1参数为PID调节方向设定,一般说来大多情况下PID调节为反方向,即测量值减少时应使 PID调节输出增加。正方向调节用得较少,即测量值减少事实就使PID调节的输出值减少。【S3】+3~【S3】+6是涉及PID调节中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强弱参数,是PID调节的关键参数。这些参数的设定直接影响系统的快速性及稳定性。一般在系统调试中经对系统测定hoarse调节至合适值。有关内容请读者查找有关书籍。(PID指令的应用在技能训练中阐述)
本节结束!谢谢观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LC原理及应用技术(第4版)课件 1.1 可编程控制器的历史和发展.ppt
- PLC原理及应用技术(第4版)课件 1.2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和应用.ppt
- PLC原理及应用技术(第4版)课件 1.3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ppt
- PLC原理及应用技术(第4版)课件 1.4 PLC的硬件认识.ppt
- PLC原理及应用技术(第4版)课件 2.1 可编程控制的X、Y元件与逻辑取、串、并联、线圈输出指令11.pptx
- PLC原理及应用技术(第4版)课件 2.2 可编程控制器的M元件与电路串、并联块指令11.pptx
- PLC原理及应用技术(第4版)课件 2.3 可编程控制器的T元件与重输出指令11.pptx
- PLC原理及应用技术(第4版)课件 2.4 可编程控制器C元件与脉冲输出、主控触点指令11.pptx
- PLC原理及应用技术(第4版)课件 2.5 可编程控制器置位、复位、空操作及程序结束指令11.pptx
- PLC原理及应用技术(第4版)课件 2.6 技能训练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1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