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2025年1月16日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科学家提出“酸生长理论”,认为生长素能够促进H?向细胞外主动运输,使细胞壁周围pH下降,软化细胞壁从而促进生长。2021年福建科研工作者证实生长素可以诱导细胞膜上类受体激酶(TMK)激活质子泵,将大量H?泵出细胞外,为解释“酸生长理论”提供证据。根据以上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将胚芽鞘切段置于pH为7的缓冲液,施加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
C.将TMK活性受抑制的胚芽鞘放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生长速度慢于正常胚芽鞘
D.将胚芽鞘切段放入酸性缓冲液中也能表现促进细胞伸长的效果
【答案】A
【分析】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详解】A、茎的背生长近地侧和远地侧都体现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错误;
B、据福建科研工作者证实,生长素可以诱导细胞膜上类受体激酶(TMK)激活质子泵,将大量H+泵出细胞外,软化细胞壁,从而促进细胞伸长,因此,将胚芽鞘切段放在pH为7的中性缓冲液中,促进生长的作用会减弱,B正确;
C、将TMK活性受抑制的胚芽鞘放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由于TMK活性受抑制,无法通过生长素诱导氢离子通过质子泵泵出细胞,生长速度慢于正常胚芽鞘,C正确;
D、根据科学家的酸性生长理论,细胞壁周围pH下降,可以软化细胞壁从而促进生长,将胚芽鞘切段放入酸性缓冲液中,溶液为酸性,可以软化细胞壁促进细胞生长,D正确。
故选A。
2.种群生理性调节学说认为,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种群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增加,个体处于紧张状态,加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主要影响垂体和肾上腺功能,一方面生长激素减少,生长代谢受阻,死亡率升高;另一方面性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受到抑制,出生率降低。反之,种群数量下降时,通过生理性调节,可使种群数量上升。种群数量与社群压力相对值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理性调节通过种群内个体的神经一体液调节来实现
B.生理性调节会改变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社群压力接近最大值时,种群的数量可能超过K值
D.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也增大
【答案】B
【分析】在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中,有些因素的作用会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称为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和种内调节等生物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污染、环境的pH等环境因素。
【详解】A、由题意“种群生理性调节学说认为,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种群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增加,个体处于紧张状态,加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主要影响垂体和肾上腺功能,一方面生长激素减少,生长代谢受阻,死亡率升高;另一方面性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受到抑制,出生率降低”,可知生理性调节通过种群内个体的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A正确;
B、种群的生理性调节不会改变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大小,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只与环境的变化有关,B错误;
C、社群压力接近最大值时,种群数量确实有可能暂时超过K值,但这种超过通常是短暂的,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长期内,种群数量通常会趋向于K值或在其附近波动,C正确;
D、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强度也会相应增强,这是因为种群密度的增加会加剧资源竞争、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以及提高天敌的捕食效率等,这些变化共同作用于种群数量,限制其进一步增长,D正确。
故选B。
3.细叶榕的种子被鸟吃掉,随同粪便一起排出落在了红壳松的树干或枝丫处后,种子就会萌发生根,并从红壳松中吸取养分,之后幼苗长成粗壮的灌木状缠绕在红壳松上,依靠红壳松的支撑爬到雨林高层接受光照,最终将红壳松缠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往往有板状根,树的分支发达,在树顶形成树冠,以争夺阳光
B.细叶榕和红壳松的关系是寄生和种间竞争
C.雨林为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桃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子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4 -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南省浏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南省益阳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