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RECIST(2.)测量方法:基线状态和随诊应用同样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病灶评估。如果影像学方法和临床查体检查同时用来评价疗效,应以前者为主。临床查体:可触及的表浅病灶如浅表淋巴结或皮肤结节,皮肤病灶应用标尺标记大小制成彩色照片存档。X线胸片:肺实质内清晰明确的病灶可作为可测量病灶,但仍推荐CT扫描的方法。CT和MRI:是目前最可靠、重复性最好的疗效评价第30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方法。对于胸、腹和盆腔,常规CT和MRI用10mm或更薄的层厚连续扫描,螺旋CT用5mm层厚连续重建模式完成,而头颈部及特殊部位的扫描方案应个体化制定。注:CT扫描原则上要求最小的病灶不应该小于2倍的扫描层厚。没有禁忌证的一般应给予静脉对比增强,以区别血管和软组织与邻近肿瘤组织。每次必须在相同的窗位进行病灶测量。建议使用螺旋CT扫描。第31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肿瘤病灶的分类1.可测量病灶:(1.)临床或影像学可测双径的病灶。包括皮肤结节、浅表淋巴结、肺内病灶、肝内占位病灶等对大小的要求:影像学可测量的肺内病灶:(X-ray至少≥10mm×10mm,或,CT至少≥20mm×10mm)肝内占位病灶:(CT或BUS(B超)测量的至少≥20mm×10mm)第2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肿瘤病灶的分类1.可测量病灶:(2.)单径可测病灶,仅可测量一个径者。例如:肺内病灶,仅可测一个径者。可们及的腹块或软组织块,仅可测一个径者。第3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肿瘤病灶的分类1.(3.)可评价、不可测量病灶:微小病灶无法测径者(如肺内粟粒或点片状病灶或溶骨性病灶)第4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肿瘤病灶的分类1.(4.)不可评价病灶包括成骨性转移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等腔隙性积液过去曾经放射的病灶且无进展者,但原放射野内如出现新病灶,可以被认为可测或可评价,但不得作为唯一可测病灶皮肤或肺内的癌性淋巴管炎第5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WHO疗效测量指标
疗效评价方法(1.)可测量病灶CR(完全缓解):所有可见病灶均消失,并在至少4周后复测证实即至少维持4周。PR(部分缓解):双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两垂直径之乘积之和(取病灶最大径,及与其垂直的径线,两者长度相乘,得到最大垂径乘积,再将各病灶最大垂径乘积相加)(总和)减少50%以上,并在至少4周后复测证实。单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50%以上至少维持4周。第6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WHO疗效测量指标单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50%以上,并在至少4周后复测证实。在多病灶时,PR的标准以上述“总和”的消退为标准,并不要求所有病灶均缩小50%。但任何病灶不得增大,也不得出现新病灶,否则不能评为PR。第7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WHO疗效测量指标可测量病灶NC(无变化):双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两垂直径乘积之总和增大25%或减少50%,并于至少4周后复核证实。第8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WHO疗效测量指标可测量病灶NC(无变化):单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直径之和(总和)增大25%或减少50%,并于至少4周后复核证实.注意:判定NC,必须无新病灶出现。判定NC,至少须经2周期(6周)治疗。第9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WHO疗效测量指标可测量病灶PD(进展):至少有一个病灶,双径乘积或(在单径可测病灶)单径增大25%以上(即一个或多个病灶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新出现胸、腹水,且细胞呈阳性,亦判定为PD,新出现保病理性骨折或骨折压缩,不一定是PD。第10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WHO疗效测量指标可测量病灶PD:判定PD,必须经6周以上的治疗。如在6周以上前出现的进展,则称为“早期进展”(EarlyProgression)。如新出现脑转移症,即使其他部位病灶有所消退,也应认为系治疗进展的表现。但研究者也可能根据其他病灶有效而选择继续用药。第11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WHO疗效测量指标可评价,不可测量病灶CR:所有可见病灶消失至少持续4周以上。PR:肿瘤大小估计缩小(治疗总量估计(Estimate)减少)50%以上,至少维持4周以上。NC:至少经2周期(6周)治疗后,病灶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