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T/CEMA00*—2024
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操作规范
1范围
本本文件规定了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步骤与要求、治疗时间及疗程、注意事项、应急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规范全国各级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综合医院运用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DB45/T2137-2020银质针治疗技术操作规范T/CEMA003-2024银质针门诊建设指南
T/CMAMZH1-2023银质针技术操作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
由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所致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从而刺激、压迫了腰椎内神经根、血管,脊髓或马尾神经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4适应症
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排除禁忌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5操作步骤与要求
5.1操作前准备
5.1.1治疗地点
依法取得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
5.1.2治疗环境
按照T/CEMA003-2024的5.3内部环境执行。
5.1.3治疗部位
通常选择腰骶后部、腰骶脊柱段、臀旁侧、大腿根部、臀后侧进行一系列有规律的压痛点针刺治
5
T/CEMA00*—2024
疗。
5.1.4体位选择
腰骶后部、腰骶脊柱段、取俯卧位,必要时臀旁侧及大腿根部分别采取侧卧位和仰卧位。
5.1.5医师站位及准备
治疗操作区空间应满足医生操作和患者接受治疗的需要,同时宜加强保护患者隐私措施。提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医师洗手消毒应符合WS/T313的规定,戴无菌口罩、帽子及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站于患者左、右侧皆可。
5.1.6治疗前评估
应根据DB45/T2137-2020《银质针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5.1.7的规定进行治疗前评估。必要时应拍摄下肢B超、肌电图。
5.1.7器具准备
按照T/CEMA003-2024《银质针门诊建设指南》的5.4.2主要设备与器械执行。
5.2操作方法
5.2.1布针思路
腰骶后部起自腰三角区外段髂嵴、髂后上棘内上缘、骶髂关节内侧缘止于S4水平的皮肤区域,符合骶棘肌下端附着处的深浅层压痛点(区),布针两排,每排10针。在腰脊柱棘突旁椎板处或者沿骶骨背面棘突旁1.0cm~2.0cm直线布针两排,针距为1.0cm~1.5cm,每排为6至8枚,垂直或斜向内侧进针。在臀肌髂骨翼的附着点处刺入三排银质针,每排进针5枚至6枚。
5.2.2注意事项
根据5.2.1布针思路,布针情况可随病情作出增减针数调整。
5.2.3消毒
进针点定位完毕后,术者戴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按手术消毒范围进行皮肤常规消毒,消毒范围超定位点15cm。
5.2.4铺巾
6
T/CEMA00*—2024
参照外科无菌操作进行铺巾,在铺巾前,应先确定治疗范围。铺好4块治疗巾后,用巾钳固定,防止下滑;无菌巾铺下后,不可随意移动,如位置不准确,只能由治疗区向外移,而不能向内移(以免污染手术区);消毒的手臂不能接触靠近手术区的灭菌敷料,铺单时,双手只接触手术单的边角部;治疗区四周的无菌单为4~6层,治疗区以外为两层以上治疗区;打开的无菌单与治疗巾,勿使其下缘接触无菌衣腰平面以下及其它有菌物品。铺无菌单时如被污染应当即更换。
5.2.5麻醉
针刺部位消毒后,继续以0.5%~0.1%利多卡因注射液在针刺点皮内麻醉,也可选择麻醉枪、麻醉膏,使银质针进针与加热时针点皮肤无痛感,以及适度降低针刺提插时的剧痛感。对于细银质针,因针体细,可酌情不予麻醉。除上述局部麻醉方式外,有条件的医院可在麻醉师协助下进行舒适化麻醉。麻醉后10min后进行针刺操作为宜,必要时可配合镇静药物。
5.2.6针刺操作
应根据DB45/T2137-2020《银质针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5.2.3针刺操作要求执行。应使用无菌包布或棉垫覆盖针与针之间皮肤及周围暴露皮肤,布巾钳固定包布或棉垫。
5.2.7银质针导热
银质针导热方式分为两种:
——艾炷导热法。可用艾条剪成2cm~3cm艾炷,艾柱插到每一根银质针尾上,点燃艾柱,如患者感觉过烫,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喷洒针身降温。艾炷也可使用艾纳香艾炷或沉香艾炷。
——探头导热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功能空间配置指南》编制说明 .pdf
- 《量子陀螺仪用半导体激光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量子陀螺仪用半导体激光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docx
- 《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pdf
- 《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操作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山药雪花片》(征求意见稿).docx
- 《山药雪花片》(征求意见稿).pdf
- 《山药雪花片》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docx
- 《山药雪花片》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