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查房
一、病例汇报
(一)基本资料
患者李大爷,男性,72岁。因“口干、多饮、多尿伴体重减轻10年,加重1周”入院。李大爷退休前是一位中学教师,生活较为规律,但近年来身体状况逐渐下降。
(二)现病史
10年前,李大爷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每日饮水量约3000ml,尿量与之相当,同时体重逐渐减轻,3个月内体重下降约5kg。于当地医院就诊,查空腹血糖12.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8.0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此后一直口服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尚可,空腹血糖维持在7-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10-12mmol/L。1周前,李大爷因子女外出旅游,生活规律被打乱,未按时服药,且饮食控制不佳,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加重,伴有乏力、头晕,遂来我院就诊。
(三)既往史
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160/100mmHg,长期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血压控制在130-140/80-90mmHg。否认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四)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5/85mmHg。神志清楚,体型偏瘦,身高170cm,体重60kg。皮肤弹性稍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五)辅助检查
空腹血糖15.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提示近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
尿常规:尿糖(++++),尿酮体(-)。
肾功能:血肌酐80μmol/L,尿素氮6.0mmol/L,大致正常。
血脂:总胆固醇6.5mmol/L,甘油三酯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mmol/L,均高于正常。
眼底检查:可见微血管瘤及少量出血点,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双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提示糖尿病神经病变。
二、疾病相关知识
(一)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导致血糖长期升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于老年人而言,身体各项机能衰退,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使得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二)糖尿病类型
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最为常见,与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像李大爷这种情况,就属于2型糖尿病。随着年龄增长、生活方式改变,如体力活动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患病风险增加。
(三)发病机制
以2型糖尿病为例,老年人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即出现胰岛素抵抗。为了维持血糖正常,胰岛β细胞会代偿性分泌更多胰岛素。但长期的胰岛素抵抗会使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血糖升高。此外,老年人的身体代谢能力下降,脂肪代谢紊乱,也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
三、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
多饮、多食、多尿: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多饮。而身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供能,能量缺乏,就会使患者食欲亢进,出现多食。李大爷就是因为这些症状,10年前才发现患有糖尿病。
体重减轻: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下降。
(二)并发症表现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可出现蛋白尿、水肿、肾功能减退等。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脏的微血管,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虽然目前李大爷肾功能大致正常,但随着病情进展,也需密切关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李大爷的眼底检查所见,出现微血管瘤、出血点等,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高血糖、高血脂等因素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脑血管疾病:可增加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表现为对称性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李大爷双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提示已经出现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因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感觉减退、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出现溃疡、感染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李大爷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这是糖尿病足的一个危险因素。
四、治疗原则
(一)饮食治疗
控制总热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活动量等计算每日所需热量。李大爷体型偏瘦,活动量相对较少,应适当增加热量摄入,但仍需控制总量。
合理分配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5%,优先选择粗粮,如玉米、燕麦等,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避免血糖快速上升。蛋白质占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