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临床试验;一、定义与用途;;二、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
;
;
;选择灵敏性高、特异性好的效应指标。;;三、结果评价;;
谢谢观看!;
实验性研究概述;(一)概念:是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实验因素,对照组不给予该因素,然后前瞻性地随访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别的程度,从而判断实验因素的效果。;;1.施加干预措施:
施加一种或多种人为干预处理
2.前瞻性观察:
随访研究对象
3.随机分组:
4.有平行的对照组:;1.根据研究目的不同:
预防性试验
临床试验
保健措施的干预研究
2.根据研究场所的不同:
社区试验
临床试验;3.根据实验过程中有无对照组或是否随机分组:
(1)真实验(trueexperiment):
①是前瞻性研究;
②必须施加干预措施;
③研究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随机抽样人群,并在分组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
④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2)类实验(quasi-experiment):;4.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及设计特点:
(1)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
(2)现场试验(fieldtrial):
(3)社区试验(communitytrial):;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随机化分组的实验方法。
目的:
评价某种新药或新疗法的疗效,病人可能包括住院和未住院的病人。
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在某一特定环境下,以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随机化分组的实验方法。
目的:
评价健康人群中推行预防接种、药物预防等措施的效果。;以社区为基础的公共卫生试验、社区干预试验,是以社区人群整体作为干预单位进行实验研究,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分组,接受干预措施的基本单位是整个社区或某个人群的某个亚群。
目的:
评价某干预措施的效果、检验病因假设或评价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等。;1.验证假设:
2.评价疾病防治效果:
评价疾病预防性措施的效果:
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
评价康复措施或综合康复措施的效果:;
谢谢观看!;
实验性研究设计原则;实验性研究设计原则;包括:
随机选择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随机分配:
方法:
(一)简单随机分组:
(二)区组随机分组:
(三)分层随机分组:;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或随机排列表,或用抽签或抛硬币等方法。
优点:
应用和操作简单
缺点:
分配到各组的样本含量可能不等;基本方法:
将条件相近的一组受试对象作为一个区组,每一区组内的研究对象数量相等,然后用简单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每个去组内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组。
优点:
分组过程中,任何时刻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例数保持相对一致,并可根据试验要求设计不同的区组。;方法:
按照对治疗结果影响较大的特征进行分层,再运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每层内的研究对象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
优点:
样本量小,效率高
缺点:
分层不可太多,否则选择可比性的研究对象越难,需要的样本含量越大;控制处理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对结局的影响。
常用对照设计类型:
(一)空白对照
(二)安慰剂对照
(三)标准对照
(四)自身对照
(五)历史对照
(六)交叉设计对照;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
非均衡对照。;安慰剂是感官性状与试验药物相似但没有效应的物质。
常用淀粉、生理盐水等成分制成,其外形、颜色、大小、味道与试验药物极为相近。;以公认的有效药物、现有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作为对照。
最常用。;试验中研究对象不分组,比较研究对象试验前后体内某些指标的变化;或研究皮肤科用药时使用左右肢体作试验和对照。
优点:
不仅可消除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对疗效的影响,而且节省了一半的研究对象。
缺点:
仅适用于病程长且病情稳定的疾病的疗效评价。;以过去某时期用某疗法治疗的同类患者(对照组)的疗效作比较以判断新疗法的效果。
非均衡对照。;(六)交叉设计对照;目的:
研究药物应用顺序对治疗结果的影响;
研究药物最佳配伍方案。
适用条件:
病程长且病情稳定的疾病
第一阶段的干预一定不能对第二阶段的干预效应产生影响;实验对象个例数和实验次数要达到一定的数量,降低结局的变异。
影响因素:
1.研究因素的有效率
2.预期结局的发生率
3.研究对象个体间的变异度
4.第一类的概率
5.把握度
6.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
7.研究对象分组数量;盲法就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使研究者或(和)研究对象不知道每个研究对象所属的组别,以消除观察偏倚。
(一)单盲(singleblind)
(二)双盲(doubleblind)
(三)三盲(tripleblind);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被分在哪个组和接受干预措施的具体内容,但研究者了解分组情况。
优点:
可避免研究对象的主观因素对疗效造成的影响,不限制研究者的知情权。
缺点:
不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流行病学方法—疾病分布(预防医学).pptx
- 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性研究(预防医学).pptx
- 流行病学方法—认识流行病学(预防医学).pptx
- 流行病学方法—筛查试验(预防医学).pptx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预防医学).pptx
- 食物与健康—营养的基本概念(预防医学).pptx
- 食物与健康—营养调查(预防医学).pptx
- 食物与健康—脂类(预防医学).pptx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应急处(预防医学).pptx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应急处理(预防医学).pptx
- 企业数据资产化调研报告 2023-基于上海数据交易所的挂牌企业.pdf
- 全球手游行业机会洞察 2023-SensorTower.pdf
- 嵌入式金融:全球化SaaS平台及线上交易平台的新机遇.pdf
- 数据交易安全港白皮书.pdf
- 数据资产价值评价指标分析 -pwc.pdf
- 深圳市元宇宙产业白皮书(2023).pdf
- 2025届高三上学期英语复习专项每日一练 七选五 Day 18 专练.docx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政治政治Word版.docx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监测政治Word版.docx
-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英语(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