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非选择题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部分人开始有了少量剩余产品,从而产生了阶级分化的可能。下列考古发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遗址发现分布在房屋外的地窖群
B.单人墓葬出土大量精美的随葬品
C.居住遗址出现共同生活的大房屋
D.遗址出土了粟类和稻类的农作物
【答案】B
【解析】
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单人墓葬出土大量精美的随葬品”,说明墓主人生前有大量的私有财产,显示出贫富分化的产生,阶级分化出现,B项正确;考古发现的“分布在房屋外的地窖群”和“共同生活的大房屋”,说明当时的人们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劳动成果还是集体储存、平均分配的,排除A、C项;“遗址出土了粟类和稻类的农作物”只说明古代农业的发展情况,不能佐证材料中的观点,排除D项。故选B项。
2.古代封泥直接反映了古人的玺印原貌,图是秦朝一种官印的封泥,为当时缄封简牍而钤盖印章以防私拆的信验物。由此可知,秦封泥()
A.体现了汉字的演变历程
B.有助于文书的秘密传递
C.提高了官员的办事效率
D.保证了政令的上传下达
【答案】B
【解析】
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秦封泥有助于文书的保密,具有防止简牍在往来过程中被人私拆偷看的功能,有助于文书的秘密传递,但不能看出官员的办事效率和政令的传达情况,B项正确;汉字的演变历程大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材料中汉字只有篆书,不能体现汉字的演变历程,排除A项;题干中秦朝封泥讲述的是保密性,与办事效率无关,排除C项;封泥无法保证政令的上传下达,排除D项。故选B项。
3.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入咸阳后,对属下约法三章,严肃军纪,赢得百姓拥护;后以太牢祀孔子,史官书而美之。《汉书·武帝纪》记载:“元朔元年??广教化,美风俗也。夫本仁祖义,褒德禄贤,劝善刑暴。”由此可知()
A.刘邦的军队军纪涣散 B.汉朝统治者注重礼法并用
C.统治者推行儒学教化 D.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答案】B
【解析】
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刘邦约法三章,严肃军纪的目的是赢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他祭祀孔子是典型尊儒崇礼的体现,汉武帝下诏要求地方官员要注重社会教化,劝善惩恶,均是继承汉朝礼法并用的传统,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刘邦军队军纪涣散,排除A项;汉朝统治者治国除了推行儒学教化,还注重儒法结合,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排除D项。故选B项。
4.据《新唐书》记载:“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税法弊坏。”这说明()
A.唐朝税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B.唐朝租庸调制弊大于利
C.两税法延缓了唐王朝的衰亡
D.唐朝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原有的租庸调制由于户籍变动、土地兼并等原因,已无法维持正常税收,税制改革势在必行,A项正确;租庸调制在唐朝前中期曾发挥过巨大作用,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得以实现的经济基础和赋税保障,后期由于多方面原因才弊端显现,排除B项;两税法的实施和唐朝衰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C项;土地兼并只是租庸调制无法实施的原因之一,D项只反映材料部分观点,排除D项。故选A项。
5.明初剧坛“沉滞期”后的第一部作品《伍伦全备记》又名《忠孝记》,讲述了伍氏父子固守封建纲常,生前显贵死后升仙的传奇经历。书名既含人名又取五伦皆备之意,影响了许多戏曲家的创作。该著作()
A.反映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戏剧繁荣
B.体现市民阶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C.契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
D.说明士人热衷创作思想氛围自由
【答案】C
【解析】
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由材料“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月综合自主测试历史试题.docx
- 湖南省岳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南省岳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吉林省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甘肃省定西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