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财务)习题库(第7部分).pdf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财务)习题库(第7部分).pdf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试()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财务)习题库(第7部分)

(该部分共500题)

1.[单选题]文化的字义有多种,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

有髙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中国文化和西方、印度的文化很不一样,中国文化有着无

神论的传播,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从孔子开始就一直把“人”看得比“神”重要。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

远之,可谓知矣。”重道义而远鬼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应当说是极有价值的。西方宗教比较发达,基督

教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影响。西方基督教文化可以说是“以神为本”。基督教徒也重视为他人服务,这一点当然很

好,可还是要信仰一个上帝。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最后信了教,每天晚上跪着祈祷,要和上帝说话。中国的儒家就

没有这一套。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可它同时也讲生死轮回,人死后或者上天堂,或者下地狱,或者变

牛变马,这完全是错误的。佛教东来,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迷信成分比较少,这正是儒家

比较高明的地方。孔孟偶尔还讲“天”的模糊概念,稍有一点信仰的意味,但到了宋明理学阶段,“天”就完全没有上

帝的意思了,而是宇宙的本体,中国至少在知识分子阶层,宗教思想相当淡薄,有着“以宗教代道德”的传统。孔子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认为人是天地的思维器官,人表现了天地的自

我认识,孟子辨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强调了“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有人对此不了解,说中国自古

是“他律”,服从于外界的压力、管束,说西方文化是“自律”。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些观点都强调了

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中国哲学

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春秋时期的史伯说“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

,指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孔子弟子有若说之用,和为贵。”孟子说。”“人和”指人与人之间的

团结合作。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认为和解是解决矛盾的原则。“和”是人际

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但是,如果只强调斗争,最后将同

归于尽。西方也不是不讲“和”,但更强调“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填入文中画线处的恰当的一句名言

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C)君子积而不流

D)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答案:A

解析:注意是孟子的名言,并且下文有提示。

2.[单选题]世界上最大的白鹤栖息地是在()。

A)太湖

B)洞庭湖

C)巢湖

D)鄱阳湖

答案:D

解析:鄱阳湖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均适合候鸟越冬,在每年秋末冬初(10月),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

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直到翌年春(4月)逐渐离去。如今,保护区内鸟类已达300多种,近百

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鄱阳湖也因此被称为“白鹤世界

”“珍禽王国”。本题答案选D。

3.[单选题]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提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

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提出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

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髙帽子、空头大话。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

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本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1/108

考试()

B)只有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才能深刻理解中国诗

C)只读中国诗的人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而不能作概论

D)只有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

文档评论(0)

138****73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