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演变情况。这反映出()

朝代

地方行政层级

秦朝、西汉

郡—县二级制

东汉、魏晋南北朝

州一郡一县三级制

隋朝

州一县二级制

唐朝

道—州一县三级制

宋朝

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朝

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明清

省—府—县三级制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边疆治理的完善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王朝更迭的频繁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表格展示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演变过程。从秦朝的郡县制到明清的省制,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层级逐渐演化并趋于完善。这种演变的本质是地方权力逐步受到中央的更强控制,以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因此反映出中央集权的加强,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非仅凸显对边疆的管理,边疆治理的完善不能涵盖材料内容,排除B项;君主专制反映的是决策问题,材料涉及的是地方层级的演变,论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层级的变化,实质是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是国家统一的表现,而非王朝更迭的频繁,排除D项。故选A项。

2.京察和大计是清代对文职官员的考核制度,京察是对京师以内文官考核,大计则是对除京师以外的地方官员的考核。考核名义上由吏部负责,实际上吏部仅负责办理手续,具体考察大权分散于各级各部长官手中。由此可见,该制度()

A.意在实现分权制衡 B.保证了政治局面稳定

C.提升了官吏的素质 D.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清代京察和大计制度是对京师内外官员的考核,各级各部长官掌握考核大权,这有利于发挥地方行政长官的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D项正确;该制度并非意在实现分权制衡,因为各级各部长官的考核权最终还是服务于皇权统治,排除A项;“保证了”说法绝对,有利于稳定政治,排除B项;仅从材料难以直接得出必然提升官吏素质的结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有学者以“蒙学(启蒙的学塾)”为关键词,检索近代报刊数据资料,统计的报刊讨论“蒙学”次数如下图(横轴为年份,纵轴为次数)。其中使其在1894—1902年波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政局发生变动 B.洋务运动兴起

C.辛亥革命爆发 D.选官制度变革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4—190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894—1902年间关于“蒙学”的讨论出现波动,与这一时期的重大政局变动密切相关。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刺激国人寻求变革,推动蒙学受关注;之后戊戌变法虽失败,但思想启蒙影响仍在,也影响蒙学发展;八国联军侵华等事件,使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蒙学作为开启民智手段,发展随之波动。A项正确;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与所述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选官制度的变革是在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之后,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北宋《吕氏乡约》对入约者的要求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并通过相关细目加以具体化,其内容涵盖乡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患难相恤”,则强调在灾难、疾病等事件发生时,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共渡难关。这些要求反映出()

A.乡约实现与法律合流 B.基层社会日益稳定

C.道德教化得到了认同 D.地方政府治理缺失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根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提到北宋《吕氏乡约》主要以道德规范为核心,通过契约形式进行推广,显现出社会对道德教化的重视与认同,C项正确;题干只涉及乡约,未提及法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