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14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准节奏,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2.入情入境,品味诗中名句。
3.学习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正确的方法赏析诗歌中的名句,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人格。
难点:品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景、情、理融合的“神妙”之处。
【教学方法】朗读品悟法、合作探究引导点拨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我们学过他的《陋室铭》,齐背,有一个小故事,学生说,从中可以感受到刘禹锡的什么品质。今天,我们通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板书课题。)进一步了解刘禹锡这个人。完成以下教学目标(幻灯片出示)。
二、背景介绍
1.学生交流—刘禹锡生平。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失败后,一再遭贬。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对州最高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太守)任期满,被召回京。返回洛阳途中,经过扬州,与苏州刺史任满罢职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两人才华横溢,经历相似(被贬),他乡相逢,格外兴奋。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两人诗词唱和(席间唱和、相互酬答,是当时文人惯例的雅兴和礼节)。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赠给刘禹锡,对他长期被贬表示同情。刘禹锡读后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白居易。
2.解题。
学生朗读题目,提取题目包含的信息。“酬”是酬答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地点是在“扬州”。
“初逢”理解为久别之后,再次相逢。“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三、激情朗读,体会感情
(一)听诗歌朗诵,注意朗诵技巧:(放预先准备好的视频朗读课件)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所谓三分诗,七分读。如何朗读,老师送给大家“三法”: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1.读准字音,尤其是生字、多音字的音。
(字音:酬(chóu)畔(pàn)曲(q?)长(zhǎng)
2.把握节奏,注意重音,声音清晰响亮。
(节奏:四三或二二三。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体会感情,用正确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诵。
读出激情。
师:节奏读准了,我们该如何带入感情来读呢?这就需要通过语调、语速和声音的抑扬顿挫来表现。你觉得应用什么语调来读?高昂的,低沉的?为什么?
(语气、语调:前两联哀婉、低沉(郁闷之气郁结胸中),后两联雄浑、昂扬(释然,一股豪气在胸中荡漾)
读:老师范读、学生范读、分小组读、男女声分合、师生合作读,全班齐读。
四、疏通诗意,品味名句
(一)疏通诗意
1.学生结合注解和已积累的知识经验,分小组讨论这首诗的含义。
2.教师抽学生讲解,让其他学生听后评价,教师再作点评。
(二)深入研读,学会赏析,深刻体会诗人感情,理解诗歌内涵。师导学赏析诗歌的方法大致从内容、感情、语言、写法、结构等方面入手。
1.请从前四句诗中各找出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说说自己对它的理解。
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用词)
凄凉:诗人参与改革,本是为国为民,谁料却被贬到这荒凉的地方,心中自然感到抑郁悲凉。凄凉的不是“巴山楚水”这个地方,而是诗人的内心。
弃置:诗人这一被贬就是整整的二十三年,人生又有几个这样的二十三年啊?最可能有所作为的一段大好时光就这样虚度了,诗人感觉自己就像被朝廷抛弃了一样,内心中的酸楚与痛苦简直无法言传。
首联:用“凄凉地”、“弃置身”这些充满感情色彩的词语,表达了诗人长期遭贬被朝廷冷落的坎坷遭遇,表现出无限辛酸和愤怒、不满。此联实为下联蓄势,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
(内容+结构)
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修辞手法:用典A此句用典,借向秀对稽康的怀念表达诗人对因政治改革失败而受害的战友王书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空:诗人“怀旧”应该是怀念当初一同参与改革的旧友,可自己身处“巴山楚水”,又怎能与旧友相见,再三吟诵《思旧赋》又有何用?更何况这些旧友多受到迫害,很多已不在人世。一个“空”,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诗人以王质自比(或借王质的故事)暗示贬谪的时间长久,抒发了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惆怅的心情。“翻”在这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乡镇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0篇).docx
- 乡镇年终工作总结(精选10篇).docx
- —学年湄潭县六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材料与答案).doc
- 一年级上册数学难点专项训练.doc
- 成语故事-指鹿为马-课件.pptx
-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15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试题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一年级上册数学填空专项练习.doc
-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一单元《1.6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教案.docx
- 一年级下册识字3小青蛙教学设计-教案.docx
-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89.pptx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培训课件.pptx
- 七年级初一上册数学人教版《第1章-有理数》单元测试02含答案.pdf
- 七年级初一上册数学人教版《第1章-有理数》单元测试04含答案.pdf
- 七年级初一上册英语人教版Unit3SectionA练习试题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七年级初一上册英语人教版Unit3SectionB03练习试题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03-试题试卷-含答案.pdf
-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第四节试卷及答案.pdf
- 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五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教案.docx
- 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4单元综合试卷人教版及答案.pdf
- 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4试卷人教版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