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1知识缺乏与缺乏食管癌手术前准备的相关知识有关目标:患者能知晓相关知识1、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2、注意口腔卫生;3、呼吸训练: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病人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未屏气,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呼气,在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4、完善术前检查:向病人讲解检查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并协助其完成检查。5、胃肠道准备:术前一天予甘露醇250ml口服后饮水1500ml以上;术前12小时起禁食,4小时起禁水,以防因麻醉或手术引起呕吐而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护理评价∶患者知晓相关知识并能自行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P2焦虑与获知癌症、担心手术有关目标:患者焦虑减轻I2:1、介绍病室环境及同病室的病友,消除陌生感;2、介绍住院章制度、责任护士、病区护士长、管床医生及科主任;3、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介绍手术前、中和后的注意事项;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4、经常与病人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引起情绪或心理变化的诱因,对症实施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评价:患者焦虑症状减轻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食道食道(Esophagus),亦称食管,人和动物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面连接咽,下面连通胃,紧贴脊柱的腹侧,具有输送食物的功能。食道上方有两处生理括约肌,分别是上食道括约肌及下食道括约肌,下食道括约肌又称为贲门括约肌,他可以防止食物经由胃逆流回口腔。食道在平时是呈现扁平状,当有食物通过时便会扩大。食物并非靠着地球重力落入胃中,是借由食道壁的肌肉进行像波浪般蠕动,强制将食物推入胃中,此外食道还会分泌一种黏液,不分泌消化酶,因此食道仅能帮助食物的通过而不具有消化或呼吸的功能。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食道癌食管癌系指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恶性病变。其发展一般经过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等阶段。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癌的重要癌前病变,由不典型增生到癌变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正因为如此,一些食管癌可以早期发现并可完全治愈。对于吞咽不畅或有异物感的患者应尽早行胃镜检查以便发现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位居肿瘤死亡的第四位。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病因食道癌病因:食道癌的确切病因不明。显然,环境和某些致癌物质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1)饮食因素:①亚硝胺: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已被公认的一种致癌物,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如酸菜、泡菜、咸菜、咸肉、咸鱼、香肠等。②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发霉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尤其是发霉的花生、棉籽、玉米中含量较高。③暴饮暴食。④常食粗糙、坚硬的食物,进食过快、进食粗硬食物可能引起食管粘膜损伤,反复损伤可以造成粘膜增生间变,最后导致癌变。⑤喜食太烫的食物,饮用浓茶,多摄辣椒、蒜、醋等刺激性食物。(2)烟、酒刺激:长期吸烟和饮酒与食管癌的发病有关。吸烟者患食管癌的相对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大1.3~11.1倍。有咀嚼烟草和嗅鼻烟习惯的人食管癌发病率更高;每日饮6瓶啤酒者食管癌的发病率是不饮酒者的2.3倍。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3)营养素缺乏:营养素缺乏与食管癌发病有关,膳食中缺乏维生素、蛋白质及必需脂肪酸等成分的缺乏,可使食管粘膜增生、间变,进一步可引起癌变。尤其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铝、镁、锌、铁、铜的缺乏。(4)遗传因素:人群的易感性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5)食管的局部损伤:长期喜进烫的饮食也可能是致癌的因素之一。各种原固引起的经久不愈的食管炎,可能是食管癌的前期病变,尤其伴有间变细胞形成者癌变危险性更大。(6)发病性别因素: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3~2.7:1.(7)发病年龄:30岁以下患此病较少,3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50~69岁为发病高峰。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症状—早期症状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三十四分。中晚期症状进行性咽下困难:进行性咽下困难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但却是本病的较晚期表现。食物反流: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财务管理第七版张玉英习题答案.docx
-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认知风格问卷的编制.pdf VIP
- 项目一,任务二,通览饭店的构成.ppt
- 北京邮电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高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pdf
- 中心静脉压团体标准2024标准解读.pptx
-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真题训练50题(含参考答案) 易错题集合.docx VIP
- TBT2803-2003 电气化铁道用断路器技术条件.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培训课件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