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语文基础习题及答案.docxVIP

湖南高考语文基础习题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高考语文基础习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叟:对老年人的尊称

B.仁义:仁爱和正义

C.征利:争夺利益

D.餍:满足

答案:D

解析:文中“不夺不餍”中的“餍”应解释为“满足”,故D项解释正确。其他选项解释也正确。

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②苟为后义而先利

③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④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和③中的“而”都表示转折关系,意为“却”。②中的“而”表示并列关系,④中的“而”表示限制语气。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答案:

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杀害其国君的,必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之家。

4.孟子认为“何必曰利”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

孟子认为,如果人人都追求利益,上下互相争夺,国家就会陷入危险。相反,如果以仁义为先,人们自然会关爱亲人、忠诚于君主,国家自然安定。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文章: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著称于世。小说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书中人物众多,性格各异,尤其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书中涉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园林建筑、服饰饮食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清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曹雪芹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得小说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5.下列对《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B.书中人物性格单一,缺乏多样性。

C.小说涉及多个领域,展现了清代社会的风貌。

D.曹雪芹运用了象征、隐喻等手法。

答案:B

解析:文中明确提到“书中人物众多,性格各异”,故B项描述不正确。

6.文中“百科全书式的巨著”指的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答案:A

解析:文中明确指出《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7.文中提到的“象征、隐喻等手法”在《红楼梦》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这些手法使得小说意蕴深远,耐人寻味,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深度。

8.请简要概括《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

主要内容: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揭示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艺术特色:人物形象鲜明,涉及领域广泛,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意蕴深远。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诗歌: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通过“明月光”和“地上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B.“举头望明月”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C.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D.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答案:D

解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著称,并未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

10.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通过“床前明月光”引发联想,再到“举头望明月”,最终“低头思故乡”,层层递进,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四、语言文字运用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狭隘(ài)

B.氛围(fēn)

C.玷污(diàn)

D.憧憬(chōng)

答案:C

解析:A项应为“狭隘(xiáài)”,B项应为“氛围(fēnwéi)”,D项应为“憧憬(chōngjǐng)”。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C.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对中学生来说太深奥了。

D.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文档评论(0)

梦梦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 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