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专题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活页作业).doc

2018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专题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活页作业).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页作业(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言论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经济政策的是()

A.“是故工商盖皆本业也”

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乡农卖丝争赴市(场)”

D.“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解析:“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而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策,故B项符合题意。

笞案:B

2.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经营项目

数量

产量

收入(白银)

30亩

90石

90两

10亩

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

125两

家禽

58头

(略)

55两

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B.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C.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 D.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解析:根据题干中稻、桑和家禽等买卖收入的白银可知当时商品经济的发达,所以A项正确。题干中的水稻的种植和纺织织绢可以看出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项正确。在该家庭中蚕丝收入数量最多,表明当地的丝织业的发达,C项正确。题干中不能体现出政府对经济的压制,排除D项。故选D项。

答案:D

3.清朝诗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说:“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国初海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禁止一切中外贸易活动

B.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体现

C.主观上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D.重农抑商政策的特定表现

解折:“海禁”政策是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并限制外商到中国进行贸易,但不是禁止一切中外贸易活动,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海禁”政策密切相关。

答案:A

4.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解析:根据题干中“请开市舶、奉旨允行,几三十载”但是“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可以看出当时是有条件的允许对外贸易,正确的选项是C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重商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早期的经济思想,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明朝并没有废除海禁政策,D项错误。

答案:C

5.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订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A.私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自然经济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D.资本主义萌芽开始逐渐出现

解析:“机户领织”制度反映了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表现形式之一,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C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D

6.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的权利。”我国明清政府的做法()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D.导致了农耕经济逐渐瓦解

解析:明清政府利用国家政权推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严重束缚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注:舡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

材料二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政府海外贸易政策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不同出发点。(12分)

(2)明清的海外贸易政策反映当时何种显著的社会特征?这种政策的沿用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解析:第(1)问从民间及对外贸易找相同点,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出发点。第(2)问结合明清所处的封建社会的阶段分析概括特征及影响。

答案:(1)相同点:都不许民间船只出海;严禁对外贸易。出发点:明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倭寇勾结,防止倭寇的侵扰;清朝是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反清势力相联系,也有防止西方殖民者骚扰的用意。

(2)社会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影响:阻碍了中国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7****0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