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吉林省友好学校第七十八届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吉林省友好学校第七十八届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吉林省友好学校第七十八届2024-2025学年

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

本试卷19题,满分100分,共5页。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的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北向南递减

C.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2.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源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1.D2.B

【解析】

【1题详析】

读图可知,在大气上界,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处获得太阳辐射最高(因为正午太阳高度高,辐射集中),随着纬度增加,年太阳辐射总量递减(正午太阳高度变小,辐射逐渐分散),即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在北半球大致由南向北递减,在南半球大致地由北向南递减,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析】

太阳源源不断地太阳辐射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辐射部分到达地球表面,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通过生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生存提供所需能量,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地球上火山爆发的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3.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

A.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太阳大气剧烈活动 D.太阳表面的氢燃烧

【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为1个氦原子核。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能量。因此,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下列有关生物演化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海生藻类——被子植物

B.海生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C.脊椎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

D.海洋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生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进化。前寒武纪时期出现了海生藻类,古生代晚期出现了蕨类植物,中生代出现裸子植物,新生代出现被子植物,海生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序正确,B正确;海生藻类早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A错误;先有无脊椎动物,后有脊椎动物,C错误;古生代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原始鱼类,早于爬行动物时期,D错误。故选B。

5.岩石圈()

①包含地壳及上地幔②位于软流层以上

③由坚硬的岩石组成④全球厚度均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②③正确;岩石圈并不包括上地幔的全部,仅包括上地幔顶部,①错误;岩石圈厚度不均,一般陆地部分较厚、海洋部分较薄,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低层大气的组成物质中()

A.氮气和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B.水汽和固体杂质可成云致雨

C.二氧化碳只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D.氧气和氮气供植物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氮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吸收紫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称为生命的保护伞,A错误;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物质,B正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调节温度的重要气体,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C错误;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呼吸)的必需物质,氮气不能供植物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B。

7.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四川盆地多的主要原因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