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docVIP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300-4200年,其早期的墓葬以多人二次合葬和同性合葬为主,随葬品也主要是劳动工具。到大汶口文化的中期,墓葬以一对年龄相当的成年男女的合葬数量最多,其葬式一般都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性,随葬品也大都放在男性的一侧。材料中大汶口文化墓葬的变化表明()

A.男女身份地位逐渐平等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母系氏族社会走向解体

D.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2.我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至商代时,酿酒业已十分发达,商人饮酒风气很盛。《史记》中记载纣王建有酒池肉林;商代盘龙城遗址出土的具有酒器功能的主要有青铜尊、爵、卣、聲、盃、觚等,其中,青铜爵、聲、觚,多以成套出现。这表明商代()

A.贵族政治的日益腐朽

B.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

C.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D.阶级矛盾的逐渐激化

(★★★)3.毛家坪遗址位于甘肃甘谷县西部毛家坪村,属于早期秦文化遗址,展现了从西周至公元前677年的秦人活动遗迹。如表是该遗址遗存的炭化植物种子的统计表(部分)。据表可知()

农作物类

饲草类

大麦

小麦

大豆

苜蓿

13525粒

1695粒

1866粒

1111粒

90粒

926粒

①旱地作物在当地种植体系拥有悠久历史

②毛家坪先民从事“粟麦并重”的水田农业

③大豆开始成为毛家坪先民的重要农作物

④毛家坪的早期秦人发展一定规模的畜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汉代画像石(砖)上描绘了大量妇女参与劳动的场景,她们不仅从事农业劳动,还广泛涉足手工业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比如蚕桑业、纺织业和酿酒业。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

B.自然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

C.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D.政府对妇女劳动的重视

(★★★)5.据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已在四十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炭化稻谷或茎叶的遗存,尤以太湖地区最为集中,其测定年代较亚洲其他地区出土的稻谷为早。这可以用来证实()

A.水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B.太湖地区是水稻原产地

C.长江流域最早种植水稻

D.中国稻种具有独立起源

(★★★)6.如图为公元前3000--公元前500年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图中人口数量变化的前提是()

A.各地区的联系加强

B.人类已成为食物的生产者

C.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D.部分人类开始从事手工业

(★★★)7.据统计,我国人口总数在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年)为1亿左右,到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则达到4.3亿。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中国政局的长期稳定

B.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C.海外人口的大量涌入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8.据如表信息可推知()

时间

概况

1582年

威尼斯贵族孔塔里尼家一份“田地播种计划”载明,他们家的佃农已在家族的一块夏季遭涝的田地上种玉米

1584年

玉米出现在威尼斯维森扎村一个农民死后的农场财产清单中

16世纪末

意大利威尼斯人已用玉米面、小麦粉,还有其他谷类的粉混合烤制面包

A.玉米已成为威尼斯人的主要粮食作物

B.物种传播丰富了意大利人的物质生活

C.玉米通过海路传入意大利威尼斯地区

D.威尼斯由欧洲贸易中心转为农业中心

(★★★★)9.如图为某一物种的传播路线,据此判定,该物种是()

A.大麦

B.咖啡

C.甘蔗

D.土豆

(★★★★)10.某人搜集到有关马铃薯的如下信息,由此得出的结论应该是马铃薯()

16世纪中期

欧洲

马铃薯传入欧洲,起初被用作饲料和观赏、药用植物

1770年

法国

科学家帕门尔发表科学论文,详细分析马铃薯的营养优势

1795年

英国

泰晤士报刊出食谱,教人蒸煮马铃薯汤,用马铃薯做面包

1650—1850年

中国

人口增长了两倍(明末清初,马铃薯传入中国并广泛种植)

A.成为当地人民最主要的食物

B.成为世界市场中的最重要商品

C.实用价值得到人类开发利用

D.营养价值高倍受欧洲社会推崇

(★★★)11.从1915年到1960年,英国各类农场总数从32万个减少到29万个,到1983年进一步减至18万个,其中300英亩以上的大型农牧场所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27.8%提高到54.3%。这一变化()

A.表明英国食物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B.使土地更加集中从而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像个〜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找到的资料可以私信,这边帮忙下载一天一篇不收费,多出的看心情收费,欢迎留言,回复可能不及时请谅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