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无公害花芸豆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阿勒泰市农广校娜孜古丽010203技术原则: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并以农业、物理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无公害预防原则。花芸豆主要病害菌核病、根腐病、细菌性疫病、病毒病。无公害花芸豆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2.1花芸豆菌核病症状及图片症状该病多始于近地面茎基部或第一分枝的Y窝处,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为灰白色,皮层组织发干崩裂,呈纤维状。湿度大时,在茎的病组织中产生鼠粪状黑色菌核,病部白色菌丝生长旺盛时,也长黑色菌核。发病规律病菌在病残体、堆肥和种子上越冬,发病适温为15℃左右,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防治措施2.1.3.1选用无病种子及进行种子处理从无病株上采种,播前用10%盐水浸种,再用清水冲洗后播种。农业防治1、进行轮作倒茬并选好地,要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偏上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以小麦地,玉米地,马铃薯地最佳。油葵地和黄豆地不能选,不能连作,至少选两年没有种过花芸豆的地。下地潮,盐碱地不能选。2、应秋翻冬灌,增施有机肥料,氮磷钾肥配合施。秋季深翻、秋冬灌水。可以消灭土壤中的病虫残体,破坏病虫越冬的场所。氮、磷、钾肥配合施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3、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的种子应大小均匀,花色一致,籽粒饱满,有光泽,无病虫危害。目前生产常用的品种有阿芸1号、2号和3号。4、播前晒种: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2天,可以提高种子活力及发芽率。2.1.3.3物理防治01覆盖地膜,合理施肥,利用地膜阻挡子囊盘出土,要求铺严,此外,要避免偏施氮肥,实行配方、平衡施肥。02药剂防治03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40%菌核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隔10天一次,连防2~3次。04发病规律2.2花芸豆根腐病症状及图片该病是土传性病害。主要靠带菌肥料、工具、雨水及灌溉水等传播。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病,发病适温气温为28~30℃,土温20~25℃。症状主要侵染根部或茎基部,一般出苗一周后开始发展,3~4周进入发病高峰,下部叶变黄,病部产生褐色或黑色斑点,多由支根蔓延至主根,致使整个根部腐烂或坏死。病株易拔出,纵剖病根,维管束呈红褐色,病情扩展后向茎部延伸,主根全部染病后,地上部茎叶萎焉或坏死。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粉红色毒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01030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喷药1次,连防2~3次防治措施农业防治与葱蒜类实行2年以上轮作。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水。2.3花芸豆细菌性疫病症状及图片发病规律温度24~30℃,叶片上有水滴时易发病。栽培不当,大水漫灌,偏施氮肥,生长势弱,均可加重病害。2.3.1症状主要侵染叶、茎蔓、豆荚和种子。出土的病苗,子叶呈红褐色溃疡状,或在着生小叶的节上及第二片叶柄基部产生水浸状斑,扩大后为红褐色,病斑绕茎扩展,幼苗折断干枯。21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实行3年以上轮作。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2%硫酸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用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2.4花芸豆病毒病症状及图片症状植株受害后,先是叶呈明脉,缺绿而皱缩,以后变成颜色浓淡不一的花叶状,植株矮化,开花延迟。高温、干旱或管理不善时,尤其是种子带毒时危害严重。发病规律主要靠蚜虫及汁液接触传染,种子带毒率30~50%,蚜虫多及高温干旱时发病重。01防治措施02选用抗病品种。03种子处理用0.3%磷酸三钠液浸泡15分钟,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播种。04彻底防治蚜虫。用生物农药1%杀虫素(7051)3000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1000倍液喷雾。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抗毒剂1号3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3花芸豆主要虫害危害症状及图片1蚜虫危害症状蚜虫又称腻虫。俗称腻虫。身体小,繁殖快,常成群密集于叶片上刺吸汁液,并排出蜜露招引蚂蚁,引起霉菌侵染,影响光合作用。同时,花芸豆蚜虫又是多种病毒的传播者,必须早治。防治措施在蚜虫点片发生期,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用5%除虫菊素乳油800~1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3.2红蜘蛛(叶螨)危害症状及图片3.2.1危害症状红蜘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关磨牙的生理现象.ppt
- 我的运动会我的快乐.ppt
- 植物学实验4-植物根及叶的形态结构观查.ppt
- 物理二轮复习试题第1部分专题4第1讲.ppt
- 文言文答题技巧.ppt
-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ppt
- 招商局物业接管验收培训.ppt
- 月饼的由来及做法.ppt
- 物理化学-化学势.ppt
-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阿.ppt
- XX T 1149.11-2010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1部分:楔形铸铁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3-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3部分:油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2-2013 活塞环楔形钢环正式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8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9课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醉翁亭记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末整理与复习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单词专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