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影响药酶的其他因素病人的生理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病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都可影响药酶的活性,而使药物的生物转化速度发生变化。二、药物的体内过程§1-3药物代谢动力学第62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排泄药物的排泄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机体的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1.肾排泄肾脏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机体内的绝大多数代谢产物是经过肾脏排出体外的。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二、药物的体内过程§1-3药物代谢动力学第63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毛细血管膜孔较大,未结合的游离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经肾小球滤过,滤过速度取决于药物分子量和血浆药物浓度。(2)肾小管分泌同类药物经同一载体转运时,彼此之间可以产生竞争抑制现象,如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时,前者可抑制后者的分泌,从而提高青霉素的血浓度,延长作用时间。二、药物的体内过程§1-3药物代谢动力学第64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肾小管重吸收经肾小球滤过的药物在肾小管中可有不同程度的重吸收,重吸收的多少与药物的脂溶性、解离度、尿液的pH有关。脂溶性高、非解离型药物重吸收的多,排泄得慢;而水溶性药物排泄得快。增加尿量,可降低尿液中药物的浓度,加快药物的排泄。改变尿液的pH可使药物的解离程度发生变化,对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影响较大。临床利用改变尿液pH的办法加速药物的排泄以治疗药物中毒。二、药物的体内过程§1-3药物代谢动力学第65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胆汁排泄有的药物在肝细胞中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汁中,随胆汁排泄到小肠,在肠道内又被水解为游离药物,在肠道又被重新吸收进入门静脉,形成肝肠循环,使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3.其他途径排泄乳汁偏酸性,一些弱碱性药物如吗啡、阿托品等易自乳汁排出,可对乳儿产生影响,故哺乳期妇女应慎用。二、药物的体内过程§1-3药物代谢动力学第66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药物的体内过程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体内的药量或血药浓度以及药物的作用强度也会随之变化,这种动态变化过程,可用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来表示。时量关系是指时间与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的关系。时效关系是指时间与作用强度的关系。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有关概念和参数§1-3药物代谢动力学第67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以时间为横坐标,体内的药量或血药浓度为纵坐标,得到的曲线为时量关系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药物的作用强度为纵坐标,得到的曲线为时效关系曲线。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有关概念和参数§1-3药物代谢动力学第68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以非静脉一次给药为例,药物的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经历三个阶段,即潜伏期、持续期和残留期。潜伏期:在出现疗效前的一段时间峰浓度:药物的吸收速度和消除速度相等时的药物浓度达峰时间:从给药时至峰浓度的时间药物的消除过程:血药浓度逐渐下降而形成曲线的下降部分,当达到最低有效浓度时,药物作用开始消失持续期:从疗效出现到作用基本消失这段时间,是维持有效浓度或基本疗效的时间残留期:体内药物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但又未从体内完全消除的时间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有关概念和参数§1-3药物代谢动力学第69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药物的消除与蓄积1.药物的消除药物的消除是指药物在体内逐渐减少消失的过程,包括代谢和排泄过程。(1)恒比消除:又称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单位时间内药物按恒定比例进行的消除。(2)恒量消除:又称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单位时间内药物按恒定数量进行的消除。药物消除的速度与血药浓度无关,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相等。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有关概念和参数§1-3药物代谢动力学第70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药物的蓄积反复多次给药后,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大于消除速度,使体内的药量或血药浓度逐渐增高,称为药物的蓄积。合理的药物蓄积可使药物达到有效的治疗水平,取得满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药物性肝损伤 (2).ppt
- 药物性肝损伤.ppt
- 药物性肝损伤兼容模式.ppt
- 药物性肝损伤最全.ppt
- 药物性肝炎课件课件.ppt
- 药物性皮炎的中西医防治.ppt
- 药物性肾损害 (2).ppt
- 药物性肾损害.ppt
- 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措施.ppt
- 药物性质对血管的影响.ppt
- XX T 1149.11-2010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1部分:楔形铸铁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3-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3部分:油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2-2013 活塞环楔形钢环正式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8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9课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醉翁亭记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末整理与复习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单词专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