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三、免疫應答(一)免疫應答的概念。(二)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識別階段增殖階段效應階段(三)體液免疫應答:1、概念2、基本過程:B細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進一步分化成抗體,抗體和抗原結合將抗原清除。(四)細胞免疫應答:1、概念2、基本過程:T細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為淋巴因數,淋巴因數與抗原結合,將抗原清除。免疫:機體識別自我物質和排除異己物質的複雜的生物學反應,是動物在長期進化中所形成的一種保護性生理功能。
基本功能:
1、免疫防禦:病原微生物侵入時,機體的防禦機制,消滅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
2、自身穩定:指免疫具有清除體內衰老或損傷的組織細胞,維持正常的機體內環境。
3、免疫監視:指免疫具監視體內腫瘤細胞的出現,並在其尚未發展之前將其殲滅。一、免疫學的發展簡歷
(一)經驗免疫學時期:
11世紀——18世紀,積累了大量的免疫學知識。如:觀察到很多傳染病,其康復後,很少再患同一類疾病。我國民間醫學家創立了預防天花的種痘法,應用良好天花患者的乾燥痂皮製成粉末進行吹鼻免疫接種。引用強毒接種,具有很大危險性。1798年英國醫生琴納受到擠奶女工大多不感染天花,創立了牛痘膿瘡製成預防天花的接種方法,宣告了免疫學的誕生。
(二)实验免疫学时期:18世紀—20世紀初,
提出了“細胞免疫學說”“體液免疫學說”補體等。
(三)免疫学的飞跃期:20世紀以後,免疫化學,
免疫血清學,分子免疫學等。二非特異性免疫
(一)屏障結構
(二)吞噬細胞
(三)體液中的殺菌因素
(一)屏障结构:
1、皮膚和黏膜屏障:結構完整的皮膚和黏膜能阻擋大多數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汗腺分泌的乳酸,淚液,唾液等都有抑菌和殺菌作用。
2、血腦屏障:由腦毛細血管壁、軟腦膜和膠質細胞等組成,防止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重要防衛機構。
3、胎盤屏障:防止母體內的多種病原微生物通過胎盤感染胎兒,但豬瘟、布氏桿菌感染母畜後能經胎盤感染胎兒。(二)吞噬細胞
1、吞噬細胞:
(1)小吞噬細胞:血液中以嗜中性粒細胞為代表,具有高度移行性和非特異性吞噬功能。嗜酸性粒細胞具吞噬作用,抗寄生蟲感染,過敏反應。
(2)大吞噬細胞:屬於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包括血液中的單核細胞及單核細胞移行至各組織的多種巨嗜細胞。如:肺臟中的塵細胞,肝臟中的枯否氏細胞,皮膚和結締組織中的組織細胞,骨組織中的破骨細胞,神經組織中的小膠質細胞等。
2、吞噬細胞的吞噬、殺菌過程:
吞噬細胞與病原菌接觸後,能伸出偽足將其包圍,吞入細胞漿內形成吞噬體,吞噬體向溶酶體靠近,融合成吞噬溶酶體,溶酶體擴散後,消化和破壞異物。
3、吞噬的結果:
(1)完全吞噬:動物整體抵抗力和吞噬細胞的功能較強,病原微生物被殺滅,消化後連同溶酶體內容物殘渣排出細胞外。
(2)不完全吞噬:有些病原菌(結核,布菌,病毒)不被殺滅,反而可在吞噬細胞內生長、繁殖,隨吞噬細胞的遊走而擴散,引起更廣泛的感染。圖二:(三)正常體液中的殺菌滅毒因素。
1、補體系統:
(1)概念:正常人和動物血清中存在的一類與免疫有關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它們可輔助特異性抗體的作用,是抗體發揮作用的必要補充條件,故稱為補體。
(2)生物學特性:正常情況下,補體沒有活性,只有在抗原抗體複合物及其他啟動因數作用下啟動。使細菌細胞發生溶解,起到殺菌溶菌、溶血作用。也可增強抗體對病毒的中和作用。
2、溶菌酶: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的鹼性蛋白酶,分佈於唾液、淚液、鼻液、血清、乳汁中,殺滅G+,與補體一起殺滅G-。二、影響非特異性免疫的因素:
1、遺傳(種屬)因素:不同種或不同品種的動物,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和免疫反應性有差異。如:炭疽感染草食動物,家禽無感受性。馬不感染牛瘟等。
2、年齡因素:不同年齡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和免疫反應性不同。幼齡易感。而布病感染性成熟的。老年防禦能力降低,易發生腫瘤與反復感染。
3、環境因素:氣候、溫度、濕度等。如:寒冷使呼吸道黏膜抗力下降。VA缺黏膜發病。加強飼養管理,可增強非特異性免疫能力。三特異性免疫(一)免疫器官與免疫細胞(二)抗原(三)免疫應答(四)免疫應答中的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