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习目的:
了解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发病特点,熟悉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等病证的概念、病因、机,掌握脑系病证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癫狂、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
学习要点:
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鉴别,头痛的分经用药特点,分证论治;眩晕的概念,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分证论治;中风的概念,诊断,中经络与中脏腑的鉴别,中经络的分证论治;痴呆的概念,诊断;要点,与郁证的鉴别,分证论治;癫狂概念,分证论治;痫病概念,病机关键,与癫狂、中风、厥证鉴别,分证论治。
脑为元神之府、清窍之所。又为髓海,藏而不泻,故称“奇恒之腑”。元神即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清窍又称脑窍,指人的眼、耳、鼻、口、舌等器官。脑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脑的病理表现主要是髓海不足、神机失用、清窍失灵、脑脉不通等。
脑系病证大致可分为脑体(髓海)、脑用(元神)、脑窍(目、耳、鼻、口、舌)和脑脉(经络)等方面。髓海渐空,神机失用,则未老健忘,甚则痴呆。邪入经络,清窍失灵,则眩晕、脑转、耳鸣、目无所见、舌即难言。风阳夹痰上扰,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则为中风。头为诸阳之会,脑脉不通或挛急,则头痛、头风。临床上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癫狂、痫病属于脑系病证范畴。
此外,脑为元神之府与心藏神的功能又密切相关,故某些神志异常的病证须与心藏神的功能失调相参,如痫病、癫狂等。
脑系病证的治疗当分虚实,虚者补之,如补肾生髓、健脾养血、养肝潜阳等治法,实者泻之,如息风、化痰、开窍、活血、化瘀、通络、清热等治法,临床上可针对不同病证,辨证施治。
第六节痫病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名医经验】
概述
痫病的概念:
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发时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常伴疲乏无力等症状。
痫病源流
痫病早在《内经润口有论述,称之为“胎病”、“巅疾”,强调本病与先天因素有关。如《素问·奇病论》“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诸病源候论》对本病的临床表现有确切描述,认识到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叙论》指出:“夫癫痫病,皆由惊动,使脏气不平。”对其病因认识更加深入。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痫》认为本病“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而成,提出治疗以祛痰为主。明清医家将癫、狂、痫三证加以区别,分而论之。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创制定痫丸,至今仍为痫病治疗的代表方剂。李用粹在《证治汇补·痫病》提出阳痫、阴痫的分证方法及相应治则。王清任进一步认识到痫病与元气虚、脑髓瘀血有关,并创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治气虚血瘀之痫,为痫病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西医学原发性和继发性癫痫相当于本病的范畴,凡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等不同类型的癫痫,均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痫病多由于先天不足、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劳累过度、跌打外伤,或他病之后,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风、火、痰、瘀蒙蔽心窍,壅塞经络,气机逆乱,元神失控。
(一)病因
1.禀赋不足痫病之始于幼年者,与先天因素有密切关系。母体怀孕后,受惊恐,或七情郁结,胎气逆乱,脏气不平,胎元受损,出生后易发生痫病。或妊娠期间,母体多病,服药不当,损及胎儿,成为发病的潜在因素。如《慎斋遗书》:“羊癫风,系先天之元阴不足,以致肝邪克土伤心故也。”
2.七情所伤突受大惊大恐,气机逆乱,肝肾受损,阴不敛阳而化热生风;思虑太过伤及脾胃,脾胃受损,精微不布,痰浊内聚,又遇情志诱因,痰随气逆,蒙闭心神清窍,发为痫病;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或素蕴风痰,因于惊恐,易患痫病。
3.饮食失节过食醇酒肥甘,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内盛,痰浊迷塞心窍;积痰内伏,火邪触动内伏之痰,痰随火升,阻蔽清窍;或因饮食不洁,误食带虫食物,导致虫寄生于脑,阻于脑窍而发痫病。
4.外伤、他病多因跌仆挫伤,或出生难产,致脑窍受伤,瘀血阻滞,络脉不和,神明失用。或六淫之邪所干,或患他病后,痰瘀气火,壅塞经络,上窜脑窍,发为痫病。
(二)病机
痫病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相关。以心脑神机受损为本,风火痰瘀上蒙为标,基本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风火、痰瘀蒙蔽心窍,流窜经络。
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化的特点。本病之所以久发难愈,反复不止,正是由于胶固于心窍之“顽痰”所致。痰浊不除,则痫病反复发作,乃成痼疾。至于发作时间的久暂、间歇期的长短,则与痰浊的深浅与正气的盛衰密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