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预防甲流主题宣教课件(详细版)
演讲人
XX
目录
CONTENTS
01
什么是甲流
02
流感的症状
03
流感的传播途径
04
甲流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05
如何预防甲流
06
流感预防小结
ONE
前言
近期甲型流感高发,早晚温差较大,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流感传播和蔓延,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甲型流感,希望大家提高了解,最大限度地保护幼儿。
01
什么是甲流
什么是甲流?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甲流全称为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病,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可以通过呼吸道快速传播,甲流患者和隐性感染的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易引起大流行。
02
流感的症状
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热和疲劳等。
01
流感的症状
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眼睛发红。
02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
03
03
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的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其次是通过病毒污染的物体、用品等间接传播,密切接触也是传播流感的途径之一。
04
甲流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甲流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传播迅速,起病急,主要以发热、咳嗽、咽痛、头痛、以及乏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部分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些重症病例可能会出现肺炎、脑炎、心肌炎等较为严重的情况。但甲流对于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说是一个自限性疾病,通常一周以内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需较长的时间。
得了甲流怎么办?
建议居家休息,多喝水,流感为自限性疾病,休息期间避免前往人员聚集的地方,如自觉症状有所加重,建议佩戴好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根据医嘱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05
如何预防甲流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6月以上儿童均可接种。
流感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增强对病毒免疫力的有效方法,家长自愿让孩子接种。
减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
流感病原主要通过人们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闭塞的房间也会让细菌和病毒密度上升,增加病原传染机率。因此,室内要多开窗通风,家长也应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如不可避免应采取防护措施。
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6月以上儿童均可接种。因此,室内要多开窗通风,家长也应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除此之外,随着天气变化,及时为幼儿增减衣服。可以通过呼吸道快速传播,甲流患者和隐性感染的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易引起大流行。
远离“毒”源
家里有人感冒,应为患者佩戴口罩。确诊感染流感病毒应及时治疗或隔离,以免传染给幼儿。教育幼儿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让幼儿远离流感病毒携带者,避免与之近距离接触,以防感染。
讲究卫生,勤消毒
让幼儿在家勤洗手,多喝水,保持良好规律的作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让幼儿在饭前便后洗手,拿了脏东西之后立即洗手。家人外出回来应洗手,换衣之后再与孩子接触,减少病毒感染机率。幼儿的餐具应定期灭菌消毒。除此之外,随着天气变化,及时为幼儿增减衣服。让幼儿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等均可以降低患流感的风险。
个人防护需要
均衡饮食,适当锻炼,保证充足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增强体质,锻炼身体
每天让孩子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适当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促进钙、磷吸收,增强免疫能力。也可通过适宜的运动和游戏活动,强健他们的身体,提高免疫力。
06
流感预防小结
讲究环境卫生
要搞好室内外卫生,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
做好饮食卫生
不暴饮暴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生吃瓜果要削皮,喝开水不喝生水。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回家洗手的好习惯。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在园如出现身体不适,立即告诉老师,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落实病例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期望,维护孩子的生命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职责。让我们团结一心,科学防范,精准施策,为孩子们创造更加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