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曹端明史卷二百八十二.docVIP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曹端明史卷二百八十二.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曹端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用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探讨,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馀,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听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谩,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初,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二)

思索与学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即画地以质之父质:询问

B.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书:书籍

C.年荒劝振,存活甚众振:救济

D.命诸生延致之延:邀请

2.比较下列“其”字的意义和用法,选出推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其学务躬行实践

②其公廉乎

③身临其境

④子其勉之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与④句相同

C.①②③④句全都不同

D.①句和④句相同,②句和③句不同

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笃志探讨,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用心地探讨,座位下踏脚的地方,两块砖都磨穿了

B.既葬,庐墓六年——安葬了父母以后,筑庐冢守墓六年

C.诸生听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全部学生都听从他的教育,地方百姓也被他教化了,都看不起那些无理争论和打官司的人

D.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霍州百姓买卖都不做了,街巷中充溢哭声,连孩子们都痛哭流涕

4.选出完全表现曹端崇儒学重教化的一组内容

①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

②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③一切浮屠、巫觋、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④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听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⑤贫不能归,遂留葬霍

⑥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

A.②③④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②④⑥

5.以下叙述或评价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端特殊尊崇宋代儒学著作《太极图》《通书》《西铭》,认为它们都隐藏着大道理,并用心地探讨,座位下踏脚的地方,两块砖都磨穿了

B.曹端刚起先读谢应芳的《辨惑编》时,摈除了全部关于佛教、巫术、阴阳风水、时日吉凶的理论,但为百姓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祈报收成等做法,仍带有肯定的迷信色调

C.李德对曹端的一番评价,从侧面写出了曹端的品德和学问,赞扬曹端是一位训诲做人的老师,同时也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端是一个至孝之人,父母去世他尽心守丧6年,之后前往霍州为官,赢得了当地民众的爱戴,最终死在霍州

答案与提示

1.B(这里的意思是“书信”)

2.C(①人称代词“他”;②副词“或许、或许”;③指示代词“那,这”;④助词,表示劝勉语气)

3.C(“耻争讼”的意思是“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

4.B(解除②⑤)

5.D(父母去世前他就在霍州为官)

译文

曹端字正夫,是渑池人。永乐六年的举人。五岁望见《河图》《洛书》,就摹画在地上问他父亲。等到长大,用心于探讨大道理。他在学习时,努力从自身做起,而且以把所学的道理静存于心作为最主要的。读宋代儒学著作《太极图》《通书》《西铭》,感慨道:“大道理就在这里面了。”于是用心地探讨,座位下踏脚的地方,两块砖都磨穿了。侍候父母极孝顺,父亲当时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给父亲,信中说道:“佛教把空作为要义,这不是人类社会规律的要义。道教把虚作为理论,这不是依从本性的理论。”他父亲开心地依从了他所说的道理。继而经验了父亡母丧的苦痛,各种有味道的东西他都不吃。安葬了父母以后,筑庐守墓六年。

曹端刚起先读谢应芳的《辨惑编》时,极信其中所讲的道理,全部关于佛教的、巫术的、阴阳风水、时日吉凶的理论都除去不用。写信给县令,毁掉滥设的祠堂百余座,给百姓修土地庙,建谷坛,让他们祈报年成。遇到荒年,激励救济灾民,救活了很多人。做霍州学正时,探讨整理儒学,学生们都心悦诚服地听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20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