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活动设计|手机面前,学会等待——提升高中生延迟满足技能的活动课设计
活动背景
自我控制指个体有意识控制冲动、抵制诱惑,实现具有长远利益目标的心理机能。心理学者米歇尔提出,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策略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技能,具体指甘愿为价值更大的远期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时期中表现出来的自制力,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要帮助高中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本课选取自我控制核心成分之“延迟满足”为教学内容,聚焦高中生的手机使用情境。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说出生活中“总是迫不及待使用手机”这一现象对自己的影响,并对原因进行辨析。
情感目标:感受到延迟满足的成就感与愉悦感。
技能目标:学会并应用从学习、手机和心理三个角度达成延迟满足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并掌握延迟满足技能。
难点:将学会的方法应用在实际中。
活动方法
心理游戏,绘画,视频播放,多媒体教学,专题讨论。
活动准备
录制音频,多媒体课件,刮画纸,笔。
活动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01
团体暖身阶段
觉察手机使用状态
师:欢迎来到心理课堂,在智能化的信息时代,你喜欢玩手机吗?当想做更重要的事情时,如何让注意力从那一方小小的屏幕中抽离出来?让我们带着好奇与专注走进本节课。首先来玩个热身游戏:身体起立,保持踏步运动,注意在回答问题时,根据所选答案,做出相应运动。
PPT呈现题目,让学生对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间、刷手机次数、想玩手机的想法等做出评估。
师:在游戏中,我们一边放松身体一边回顾了自己的手机使用状况。你对自己的手机使用状况满意吗?有什么新的觉察?请记住这份感觉,现在让我们带着它来观看视频。
播放视频《囚》(视频内容源自网络,概要:本视频呈现了一位高中生在学习与玩手机之间左右为难、难以抉择的纠结情境。他本想专心写作业,但手边的手机不断发出消息提示音,一开始,他勉强控制住了自己,没有去看手机。但随着手机屏幕不断因接收到信息而亮起,发出响动,他终于控制不住,拿起手机玩了起来)。
师:视频中,让你印象深刻的画面是什么?这给你什么感受?
生1:主人公想写作业,但手机屏幕上的提示画面一直在跳动,让他忍不住要拿手机玩。
生2:最后他还是沉浸于玩手机了。
生3:玩手机这件事很难控制,想玩手机,但又需要学习,这种“拉扯”很折磨人,想知道如何抵制手机的吸引力。
师小结:就像视频展示的,有时我们明明想少玩手机、多学习,可一拿起手机就停不下来,是什么让手机有这么大吸引力?
设计意图
通过热身活动,让学生觉察与评估自己的手机使用状况,并通过视频初步感受在使用手机时的矛盾与纠结。
02
创设团体转换阶段
理解手机成瘾的原因情景
(一)绘画认识活动
师:如果用一个画面形容“总是忍不住玩手机”和“自己在面对这种状况时的心情”,你会联想到什么画面?请画出来,并用三个词来描述。学生在刮画纸上绘制并分享。
生4:在我的画里,手机像深不见底的黑洞,里面有趣丰富的内容有无穷的吸引力。而我就像一颗夹在黑洞和学习中间的行星,两边都在用力拉扯我,让我一方面因为玩手机占用了学习时间而纠结自责,但又渴望手机带来的快乐
生5:在我的画里,手机像《小王子》里带刺的玫瑰,美丽而又有吸引力,让人着迷,让我在无意间沉迷,可玩过之后又反感,我会因为浪费了时间而对手机产生反感,但下一次我还会不由自主地继续玩,这让我感觉无可奈何
(二)原因探究活动
师:在大家的分享中,我们感受到手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纠结和懊悔。有的同学提到,虽然玩完手机会懊悔自责,可下一次还是会被它吸引,这是怎么回事?对此,我们的生理和心理有话说给我们听。
教师结合PPT呈现内容,播放录制音频《大脑和心理说》。音频从生理角度,借助“敲按钮的鸽子”的心理实验,阐述手机如何以正向反馈机制和激发大脑分泌多巴胺产生吸引力;从心理学角度,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三种需要,阐述手机如何满足心理需求。
师:生理和心理两位“解说员”的介绍给你什么启发?
生6:终于知道我是怎么陷进去的了。
设计意图
通过绘画活动和生理、心理两个“解说员”的陈述,加深学生对手机吸引力背后的原因认识。
03
团体工作阶段
探究不陷入“手机陷阱”的方法
师:接下来让我们基于上面的新认识,探究如何从手机、学习、心理三个角度,让手机学会“等待”。
(一)让玩手机这件事少产生点多巴胺
1.让手机居家“隔离”
PPT呈现心理实验,实验将参与者分成三组:第一组将手机放在桌面;第二组将手机放在书包里;第三组将手机放在在另一个房间。三组同时参与两项认知能力测验。第一个测验要求半数参与者的手机静音,第二个测验要求半数参与者的手机关机。
师:大家猜一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oc VIP
- GB∕T24067-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pptx.pdf
- 口服药物的吸收.ppt VIP
- 公司内帐管理系统Excel模板.xlsx VIP
- reading skill --Distinguishing Between Facts and Opinions.ppt
- 分式乘除法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doc VIP
-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规范》(THNEE 009-2025).pdf VIP
- 正泰NA1-2000智能型万能断路器.pdf VIP
- 第3课 中古时期的西欧【课件】(共34张PPT)-中职高一年级下册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加拿大油砂沥青加工方案研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