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T/ACCEMXXXX—XXXX
光学特种镜片检测流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光学特种镜片检测的基本要求、检测流程、检测结果评定、检测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光学特种镜片检测流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4.1人员
4.1.1检测人员应熟悉光学特种镜片的特性、检测标准和方法,具备熟练操作检测设备的能力。
4.1.2检测人员应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准确。
4.1.3应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考核,强化其责任意识。考核内容包括检测操作的准确
性、数据处理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等方面
4.2设备
4.2.1应对各类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设备校准过程中,应按照
国家标准和设备操作手册进行,使用标准样品对设备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对于关键设备,如焦度计、分
光光度计、膜厚测试仪等,应定期进行精度校验,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4.2.2应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设备
维护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日常保养工作,以及定期的设备检修和升级。应对设备的维护情况进行详
细记录,以便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检测流程
5.1检测工具
检查工具为以下:
a)日光灯;
b)强光灯;
c)擦拭液;
d)放大镜;
e)擦拭纸;
f)手指套;
g)镊子。
5.2照度要求
Lens检查试样表面的照度要求,1000~3000(含)Lux以上,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根据客户要求。
5.3准备工作
5.3.1.1应保持工作桌面的工具整洁,检测照度距离30cm,检查镜片时不可戴首饰。
1
T/ACCEMXXXX—XXXX
5.3.1.2应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口罩和手指套(6指),检查工作灯和工作台是否正常工作。
5.3.1.3手指套不可太松,检验时每只手要戴三个手指套,手指套要用擦拭液擦拭干净并及时更换。
5.4外观检测
5.4.1将待检镜片放在无尘工作台面上,并与检查灯或放大镜之间空出一定的安全距离,一般为5~
10cm。
5.4.2拿取镜片时从镜片的芯面拿起,不可接触镜片表面,注意垂直方向取出防止镜片卡裂或掉落现
象,不可多篮同时检查,不应同时一手拿取多枚镜片,将取出的镜片拿离篮子上方,防止镜片不小心掉
落砸伤其他镜片。
5.4.3拿取时发现镜片紧时,应双手配合取出,且要遵循近拿远放的原则。
5.4.4检验时眼睛注视镜片,双手轻轻旋转镜片眼睛与镜片距离一般为20~30cm进行检查。
5.4.5检查时根据各工程要求进行透过检查和反射检查,根据图纸,边厚超过3mm的,旋转360°
检查侧面有无砂路、硬伤等疵病。
5.4.6检验时不管良品还是不良品都不可重叠,特别装有镜片的夹具板也不可重叠。
5.4.7特殊情况根据客户要求另增检查,将判定好的镜片做好标识,定置摆放,检查结束后将桌面整
理干净。
5.4.8检验一轮结束后将该品种的良品、返工品、报废品撤离现场,放置到对应的区域,再检验另一
个品种。
5.5铣磨检测
5.5.1使用测量工具检测铣磨后的镜片尺寸,包括直径、厚度、曲率半径等,确保尺寸偏差在允许范
围内。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如三坐标测量仪等,对镜片的尺寸进行精确测量。对于尺寸精度要求较
高的镜片,可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5.5.2采用表面粗糙度仪检测镜片表面的粗糙度,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根据不同的镜片用途和要求,
设定合理的表面粗糙度标准。对于表面粗糙度不符合要求的镜片,应分析原因,调整铣磨工艺参数,进
行返工处理。
5.5.3检查镜片表面是否有划痕、崩边等缺陷。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等工具进
行仔细观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