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立克次体感染的诊治
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二科
王艳春
概述
概念:
立克次体(rickettsiae)
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
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
微生物
2
流行病史回顾
1906年,美国病理学家立克次(Ricketts)
首先发现落基山斑点热与鼠型斑疹伤寒
病原体。1910年,他应邀到墨西哥研究
流行性斑疹伤寒,他从患者的血液与吸
过病人血的虱体中找到与落基山斑点热
相象的杆菌状小体。他通过交叉免疫试
验区分了这两种疾病。在研究过程中,
他也因感染该病原体而去世。为纪念他,
落基山斑点热与虱传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所在的属被名为立克次氏体属。
流行病史回顾
1909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尼科尔
证实体虱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
媒介,这样就能通过灭虱等流行病
学措施来预防该病,尼科尔因此而
获诺贝尔医学奖(图3)。后来尼科尔
又证明地方性斑疹伤寒是由鼠身上
的跳蚤传播的(图4)。地方性斑疹伤
寒的症状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症状
相似,但病情较轻,病死率较低。
二战期间,通过疫苗接种(图5)和用
DDT灭虱,使流行性斑疹伤寒在军
队的发病大大地降低。
立克次体目的微生物分类
•立克次目分为三个科:•立克次体属临床上分二
个群:
•立克次体科
•斑疹伤寒群:包括普氏
立克次体、莫氏立克次
•无形体科
体
•斑点热群(SFGR):指由
•全孢菌科
蜱、螨、或蚤传播的疾
病总称。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形态多样,球杆、杆状为主
-
有细胞壁,G,不易着色
常用Giemsa染色呈紫蓝色
生物学性状
结构与革兰阴性菌相似
蛋白质
肽聚糖
细胞壁脂多糖粘附宿主细胞
微荚膜样黏液层
抗吞噬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脂多糖(细菌内毒素相似):致热原、损伤内皮
细胞、致微循环障碍、中毒型休克。
磷脂酶A:溶解宿主细胞膜和细胞内吞噬体膜便
于其穿入宿主细胞并在其中繁殖。
生物学性状
外斐反应(Weil-Felixreaction)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共同O抗原恙虫病立克次体
普通变形杆菌X19、X2、XK菌株
OX19、OX2、OX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