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练习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很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2.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这次起义的首发地是()
A.陈 B.大泽乡 C.咸阳 D.巨鹿
3.如图所示,这是一张纪念陈胜吴广起义3200年的纪念邮票,后人之所以如此纪念他们,是因为()
A.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他们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C.他们曾一度建立政权,并占领咸阳
D.他们是反抗秦朝暴政的第一人
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朝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5.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对这次起义认识正确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B.这次起义直接导致秦朝的灭亡
C.起义前准备充分,建立“张楚”政权
D.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的主力
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由谁领导的()
A.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B.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C.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7.根据你所学习知识,回答“约法三章”成语出自于()
A.陈胜、吴广 B.项羽进咸阳 C.刘邦进咸阳 D.文景之治
8.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上述材料反映出秦末()
①滥用民力,徭役沉重②刑法苛严③长年征战,兵役繁重④沉重的赋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
9.人们经常用项羽的破釜沉舟来比喻下最大的决心,这一历史典故出自于下列哪一战役()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0.公元前207年,项羽起义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二.材料题(共2小题)
11.材料解析:
战争,是勇者的博弈,是智者的较量;战争,带来了伤痛,也改变了时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数万与秦军30万在巨鹿展开决战,项羽毅然命令部下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只带三天的口粮,让士兵背水一战。项羽率军九战九捷,大败秦军。
材料二:孙刘联军不足5万,与曹军在赤壁隔江对峙。曹军20多万,号称80万,兵力占绝对优势。但北方士兵不习惯水战,只得用铁链将战船连在一起。一天夜里,刮起东南风。黄盖奉主帅周瑜之命,假装向曹操投降,带领装满浸油柴草的十艘战船趁着风势驶向对岸。在接近曹军时点燃大火,烈火很快从船上燃烧到岸边的营寨。孙刘联军趁势发动猛攻,曹军大败,损失人马大半。
材料三:在苻坚统治时,前秦统一了北方。383年,苻坚号称征兵80多万进攻东晋。晋军虽然只有8万,但内部团结,士气旺盛,据守淝水,与秦军对峙。苻坚登上寿阳城观察军情,看到对岸山上被风吹动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军,感到形势并不乐观。于是他接受晋军将领提出的让晋兵渡江决战的要求,下令秦军后撤,企图在晋军渡过淝水时“半渡而击之”。当秦军后退时,秦军中一些被俘虏的东晋将领乘机高喊“秦军败了”,引起秦军混乱,许多不愿为秦军作战的各族士兵纷纷逃散。晋军乘势渡河,打败秦军。苻坚身中流箭,逃回北方。在逃亡的路上,前秦士兵惊魂不定,听到风声、鸟叫声都以为是追赶的晋军。
(1)成语“破釜沉舟”、“草木皆兵”分别出自以上哪一则材料。
(2)从兵力对比上来看,三则材料所介绍的三次战役取胜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战役为哪一政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材料三中的战役阻止了前秦的南下,为哪一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营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2.不同的治国策略关乎国家稳定,社稷安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表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汇编
言论
出处
“民为邦本,本固邦守”
《古文尚书》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据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王焚文书而酷刑法。……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