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3课五四运动能力突破素养达标基础通关第13课五四运动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基础通关B1.[2023·保定莲池区期末]“为谋世界悠久之和平,贯彻公理战胜之精神,青岛、胶济应直接返还我国,二十一条条约亦当然废除。务望诸公力持到底,不获所愿,不签和约。”“青岛问题请以死力争,否则以颈血溅诸公。”上述电文反映的主题是()A.自强、求富B.外争主权C.和平、民主 D.打倒列强2.下面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于1919年5月在武汉期间的日记(节选)。这反映了五四运动的()A.背景 B.过程C.结果 D.影响B·七日,叙京校学生示威及各界骚动事……沿街发前印明信片及传单。·八日,今日停课。读报载北京学界事,但觉感情愤兴,恨不躬逢其盛。·九日,今日仍停课……为北京学界声援,余遂为拟电稿。3.[2023·北京中考]一名美国教育家于1919年5月来华,6月他在北京给女儿写信:“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材料说明这场运动()A.以《新青年》作为重要阵地B.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C.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D.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B4.[2023·石家庄长安区期末]下面是某同学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做的知识简图,其中①处填写的内容应是()A.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B.开启了中国历史的近代化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5.“这一声‘不’看似简单,但在中国外交史上却如一声惊雷震撼了整个世界。从1840年以来,一个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把民族尊严一点点消磨殆尽。但是,这次响亮的拒绝,开启了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面前抗争的先河。”材料中的“抗争”指()A.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B.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C.左宗棠率领清军收复新疆D.北平学生开展一二·九运动B6.[2023·石家庄第三十八中学期末]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1919年3月,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等,后来增加了“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这一变化是由于()A.当时外交时局的变化发展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民众民族意识不断增强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A能力突破7.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A.“二十一条”的签订B.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的权益被转让给日本C.新文化运动爆发D.北洋政府逮捕爱国学生B宣誓书(一)誓保国土(二)誓挽国权(三)誓雪国耻(四)誓除国贼(五)誓共安危(六)誓同终始皇天后土,实共鉴诸天津学生联合会8.某校八年级学生举办了革命精神研讨会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的天津学生1919年在南开广场进行宣誓的内容,这体现了他们()A.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B.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C.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D.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A9.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取消二十一条”A10.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的年代尺中②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B.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B素养达标11.[2023·邯郸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巴黎和会上,强权战胜了公理,中国遭遇严重的外交失败,这引发了爱国青年的极大愤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十几所学校的青年学生,高呼“誓死力争,还我”“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汇集在天安门前示威游行。学生的爱国运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6月3日和4日,北京大批学生被捕。消息传到上海,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在巨大压力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横线处的口号内容补充完整,(1分)并根据材料,概括这一口号提出的主要背景。(2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主力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并概括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4分)口号内容:青岛。主要背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变化:由青年学生转移到工人阶级。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精品授课课件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ppt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精品授课课件 第五单元 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ppt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精品习题课件 10. 期末适应性评估卷(一).ppt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精品习题课件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精品习题课件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精品习题课件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八单元复习.ppt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精品习题课件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ppt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精品习题课件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ppt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精品习题课件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ppt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精品习题课件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ppt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3拨一拨.ppt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 小学生自行车运动中交通安全与损伤预防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法律实践中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律知识的普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初中政治课堂中国家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时期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的教育政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中生犯罪预防教育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物理课程中科学实验视频资源的利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政治课堂中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小学政治课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