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其中可免费阅读9页,需付费200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道教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明朝统治者对道教采取了尊崇的态度,管理措施也较为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利用道教神话渲染自己上承天命,还亲自为《道德经》作注,推崇道家清静自然的无为之治,采用休养生息的治国方略。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时,借助姚广孝、袁珙、金忠等方士出谋划策、制造舆论,即位后为巩固统治,多次派人寻访全真派张三丰,完善道士度牒考试制度,还自诩为真武大帝化身,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在武当山建成庞大的道教建筑群,供奉“护国有”的真武大帝,并赐名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此后明成祖对玄武大帝的礼奉成为明朝定制,历代皇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