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直报的依据;指标一:个案流调率;考核标准;;;户籍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只有在收到居住地所属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协助调查请求时,才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式寻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本人进行流调或向其直系亲属打听其下落,但不可向无关人员透露其病情。
;;指标二:网络直报报告及时率;考核标准;;不具备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及?附卡?上报所属辖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代为网上直报,并登记备案。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报告。;;;;指标三: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随访干预比例;考核标准;组织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对艾滋病病人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均需填报?个案随访表?,并网络直报。
对于现住址变更的,要尽量追查新住址信息,并予以网络直报更新。无论在何地和以任何形式随访,都应注意保密工作。;;“查无此人〞,指首次随访时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核实被随访人提供的姓名、现住地址、户籍地址和联系均为虚假信息,而无法联系到被随访人的情况。假设首次随访状态确定为“查无此人〞,此后无须继续随访。
“失访〞是指在既定的随访期内3次或以上不能找到随访对象,并且不能了解到随访对象目前准确信息的情况。对于暂时未找到的随访对象,每年首个随访期至少随访3次,每次间隔约一个月,其余随访每到既定的随访日期均应按规定进行,直至获得确切信息。;;;存在问题;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