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防腐功效多次加菌试验评价方法》.pdfVIP

《化妆品防腐功效多次加菌试验评价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XXXXXXX—XXXX

化妆品防腐功效多次加菌试验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化妆品防腐功效多次加菌试验评价方法的术语和定义、实验原理、实验准备、样品无

菌检测、中和剂效果验证试验、防腐功效多次加菌试验。

本文件适用于以水为外相/水溶性或水混溶性的等常见化妆品的防腐功效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1930Cosmetics-Microbiology-Evaluationoftheantimicrobial

protectionofacosmeticproduction

欧洲药典EP11.05.1.3EfficacyofAntimicrobialPreservation

美国个人护理产品协会PCPCMicrobiologyGuidelines

美国药典-国家处方集通则51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标准菌株(typeculturestrain/referencestrain)

国内或国际菌种保藏机构保藏的、遗传学特性得到确认和保证并可追溯的菌株。

4实验原理

根据化妆品生产和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在产品中加入定量

的标准菌株,每隔一定时间测量微生物的存活数量,计算菌株的对数减少值,并将其与评判标准进行比

较,来评判抑菌剂的防腐效果。

5实验准备

仪器设备

5.1.1生物安全柜;

5.1.2超净工作台;

5.1.3高压蒸汽灭菌锅;

5.1.4恒温干燥箱;

5.1.5恒温培养箱:32.5℃±2.5℃,22.5℃±2.5℃;

5.1.6电子天平;

5.1.7水浴锅;

5.1.8移液枪;

5.1.9过滤器;

5.1.10冰箱;

5.1.11培养皿;(直径为90mm)

5.1.12酒精灯;

1

T/XXXXXXX—XXXX

5.1.13显微镜;

5.1.14漩涡震荡器。

培养基

5.2.1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

5.2.2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

5.2.3SCDLP液体培养基;

5.2.4EugonLT100肉汤;

5.2.5D/E中和肉汤;

5.2.6改良Letheen肉汤。

测试菌株(或等效菌株)

5.3.1大肠埃希氏菌(ATCC8739);

5.3.2铜绿假单胞菌(ATCC9027);

5.3.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

5.3.4白色假丝酵母(ATCC10231)

5.3.5巴西曲霉(ATCC16404);

5.3.6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ATCC25416);

5.3.7恶臭假单胞菌(ATCC17485)。

注:用于测试的工作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五代。

注: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添加其他菌株按本方法进行试验和评价。

其他试剂(应符合微生物试验无菌操作的相关要求)

5.4.1氯化三苯四氮唑(TTC);

5.4.2聚山梨酯-80(吐温-80);

5.4.3生理盐水;

5.4.4吐温-80生理盐水(0.5g/L)。

菌悬液的制备(麦氏比浊法)

菌悬液的制备只对活化至3-5代的培养物进行说明,不涉及前期菌种购买、活化及传代过程。

5.5.1麦氏比浊管的制备

在微生物学中,通过比对溶液浊度,麦氏比浊管常用来校对细菌悬浮液至某个特定浓度。例如在医

药学领域常见的微生物抗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用来测量最小抑菌浓度。麦氏比浊管是通过混合特定浓度

的氯化钡和硫酸,从而形成硫酸钡悬浮液。如表1,麦氏比浊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