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
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他“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就是亚圣孟子。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一次领会一下孟子的“仁政”主张,学习借鉴他高明的论辩艺术,品味他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孟子(前372年-前289年);;作品介绍;时代背景;写作背景;学习
目标;;字音:移其粟(sù)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衣帛(bó)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谨庠(xiáng)序之教
孝悌(tì)之义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
通假字:“直”—“只”;“无”—“毋”,
“颁”—“斑”;“涂”—“途”;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的事情已经尽心了,他有哪些具体的做法?;思考讨论:怎么理解梁惠王“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话,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梁惠王又是怎样的认识?
王好战,请以战喻
(投其所好,便于启发)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引王回答,自我否定)
王如知此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应如何理解?
成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相比,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虐民暴政,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区别。;“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1.孟子认为怎么才能做到“王道之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阐述“王道之成”的具体措施、效果以及结果;孟子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思考讨论:孟子在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手法?;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说明什么(即目的)?;(1)梁惠王提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 篇)小学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docx
- 《舞动青春,展望未来》主题班会.docx
- 23.3.1 相似三角形-2021-2022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华东师大版)【课件】.pptx
- 2025 年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方案.docx
- 2025春 数学作业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完整版【无答案】.pdf
- 2025春第一次升旗仪式,校长在国旗下讲话:新学期做这4种人,在校园绽放独特光芒.docx
- 2025春季新学期开学工作部署暨全体教师大会,教学副校长讲话:开新局,谋新篇!双新引领下的新学期教学变革之路.docx
- 2025高三百日誓师校长演讲稿&成人礼-胸藏丘壑,眼存山河 .docx
- 2025届高三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活动方案:百日冲刺,梦圆2025.docx
- 2025年春季学期各周红领巾广播站安排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