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复习 第3部分 侧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古代诗文阅读1_4古代文化常识.ppt

高考语文复习 第3部分 侧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古代诗文阅读1_4古代文化常识.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例引领]

(2020·全国卷Ⅲ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累迁御

史中丞、侍中、廷尉。时永嘉太守谢毅,赦后杀郡人周矫,矫

从兄球诣州诉冤。及简文崩,群臣疑惑,未敢立嗣。或云,宜当

须大司马处分。彪之正色曰:“君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

得异!若先面咨,必反为所责矣。”于是朝议乃

定。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冲幼,令温依周公居摄

故事。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

万机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内,请停。”事遂不

行。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谥曰简。

(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A.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

、军事、科举等事务。

B.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

人,文中则指后者。

C.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

纣王最终夺取天下。

D.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

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解析】A项,“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

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说法错误。太守不负责掌

管军事和科举,太守的职责是“治民、进贤、决讼、检奸,还

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答案】A

【参考译文】

王彪之,字叔武。二十岁时,胡须鬓角都白了,当时人称他为

王白须。多次升迁,担任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当时永嘉太

守谢毅,大赦后处死当地人周矫,于是周矫堂兄周球向扬州府

告发。等到简文驾崩,群臣犹豫不定,没有敢立下继承人。有

人说,这件事应该当由大司马来决定。王彪之严肃地说:“国

君驾崩,太子应当即位为君,大司马怎能有资格提出异议?如

果事先在大司马的面前询问,那么一定会被责备的。”于是朝

廷的议论才平息下来。等到孝武帝即位,

太皇太后因为孝武帝年幼而下达命令,令桓温沿袭周公代

替周成王摄政的旧例。命令已经公布,王彪之说:“这些不同

寻常的违背天命的事,大司马一定要再三辞让,如果导致政务

停顿,耽误先帝陵墓的修筑,我不敢遵奉命令,谨将诏书密封归

还。”于是事情也就没能实行。太元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就赠以光禄的官职,谥号是简。

[方法指津]

一、分类识记法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但是高考考查的大多数

都是教材中出现过的,或者是常见的,因此,我们在复习时除了

要注重把握课本中的文化常识之外,还要注意梳理常见的古代

文化常识,分类识记。复习时重点识记三种文化常识:

(一)古代礼仪、科举、制度、称谓等有关的名词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灿烂的文化使礼仪、

科举等有关制度十分完备,有关这类名词在文言文阅读中也时

常出现,需要我们了解、识记。如科举制度是个记忆难点,完

全可以按照考试等级分类记忆。

(1)童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童生试

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算是通过了

童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才有资格参加之后

的科举考试。

(2)乡试。是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

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者俗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中

举后可以参加会试。

(3)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

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

称会元。

(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三甲:一甲

三名,统称“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

三名称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又称三鼎甲;状元居三鼎甲

之首,因而又被称为鼎元。二甲若干名,统称“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统称“同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为传胪。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答案】(1)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

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2)

足下:是古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3)陛下:

对帝王的尊称。“陛”,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这里的“陛下”

是台阶前面。(4)婚姻:此处指儿女亲家。(5)朕:先秦时,指

我、我的。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6)结发:①束发,

古代人成年之后开始束发,因而“结发”指成年;②指成婚之

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古代指结婚。(7)父:①读fù,对男性长

辈的称呼;②读fǔ,称老年人,如“渔父”。

(8)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恺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就是力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