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类比论证是一种别具一格且极具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它通过将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让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有效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如何写好高中议论文的类比语段。
(一)类比论证的概念
类比论证,就是通过将两种不同但有相似之处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突出论述的观点。通过类比,能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或复杂的道理。例如,在论述“坚持就是胜利”这一观点时,可以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登山者攀登高峰的过程进行类比。爱迪生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坚持寻找合适的灯丝材料,最终成功发明了电灯;登山者在攀登高峰时,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也能登上山顶。通过这样的类比,清晰地展现出坚持对于取得成功的重要性,使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这一观点。
或者:在论述“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观点时,可以将种子破土而出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与人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过程进行类比。种子在土壤中汲取养分,经历风雨,最终破土而出,成长为参天大树;人通过不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最终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类比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知识的力量,让读者深刻领悟到“知识改变命运”的正确性。
1.类比推理的前提条件
用于类比推理的两个或两类事物,必须在大概念上具有相关性。比如,同一类的人之间,同一类人不同的事之间,不同的人做类似的事之间,同一类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意义和价值的不同类事物之间,都是可以进行类比推理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同类”,不仅仅指物理、生物之类物质实体或具象意义上的同类,也指思想、精神、性质等虚体或抽象意义上的同类。
也就是说,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具有本质上的相同性。
2.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整个宇宙之中,客观现实世界里,事物的各个属性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如果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的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那么,它们在另一些属性上也可能相同或相似。客观事物属性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和基础。
3.类比推理的形式结构
类比推理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因为,
A——abcd,
B——abc,
所以,
B可能具有d。
具体用文字来表述是这样的:
因为已知A事物具有a、b、c、d四个特征,也已知B事物具有的特征中,与A事物的a、b、c三个特征一致,所以,我们可以推断,B事物存在具有A事物的第四个特征d的可能性。
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类比推理示例:
因为——
邹忌:
a.臣之妻私臣;
b.臣之妾畏臣;
c.臣之客人有求于臣,
d.“皆以美于徐公”——臣被忽悠。
齐王: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所以——
d.“王之蔽甚矣”——王被蒙蔽。
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它不具有必然性。也就是说,其结论,可能为真,也可能是假。如果进行类比的两个或两类的事物所具有的共同性质与类比推理推出的结论所反映的性质之间有必然的联系,那么,这个结论就是可靠的;反之,则不可靠。
(二)类比论证与比喻论证的区别
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是两种不同的论证方法,它们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下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1、概念不同
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过程。例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将自己与齐王进行类比。邹忌身边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对他有所隐瞒和奉承,而齐王作为一国之君,身边的大臣、百姓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对他有所隐瞒和奉承。邹忌自己受到了蒙蔽,从而推出齐王也可能受到蒙蔽,这是基于两者在地位以及身边人行为等属性上的相似性进行的推理,是类比论证。
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深奥的道理,以达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论证观点的目的。比如,“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友谊如水滴,我们共同凝结,汇聚成一条条潺潺的溪流”,这里是用彩绸、油彩、水滴等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友谊,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友谊的美好和重要,属于比喻论证。
2、论证的重点不同
类比论证:重点在于?“比较类推”,通过对两类事物的相同或相似属性的比较,推导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结论,侧重于逻辑推理。例如,科学家在研究火星是否可能存在生命时,将火星与地球进行类比。地球有大气层、水、适宜的温度,并且有生命存在;火星也有大气层、存在水的痕迹,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宜,所以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这是基于两者诸多条件的类比推理,重点在于通过相似条件推出可能的结论。
比喻论证:重点在于?“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用喻体的特点来形象地说明本体的特点,从而论证观点,侧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24年北京市丰台高一语文(下)期中考试试卷(A卷)及答案.docx
- 2025届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届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2月新高考全国Ⅰ卷各地语文模考好题精选(语言文字运用篇).docx
- 2025年上海市春考自招之自我介绍模版.docx
- 2025年上海市高考作文备考之怎样写作议论文的对比论证语段.docx
- 2025年上海市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出师表》模考试题汇编.docx
-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海南省海口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